一文看懂马氏体组织!
2018-08-06 15:33:06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享至:

    马氏体,英文名称:Martensite; 19世纪90年代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Adolf Martens,1850-1914)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字母代号:M。


    1、定义


    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而成的。马氏体通常是体心立方结构,而母相奥氏体则是面心立方结构,马氏体是由母相奥氏体转变而来的。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特定的取向关系。


1.jpg

 

    马氏体往往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开始形成,称为惯习面。马氏体与母相保持切变共格,惯习面为不变平面。


2.jpg

 

    2、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1)板条马氏体


    在低、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中出现,形成温度较高。  基本单元板条为一个个单晶体。 惯习面为(111)γ,晶体学位向关系符合K-S关系。


3.jpg

 

    (2)片状马氏体


    在中、高碳钢,高镍的Fe-Ni合金中出现,形成温度较低,呈双凸透镜状。多数马氏体片中间有一条中脊面,相邻马氏体片互不平行,大小不一,片的周围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


4.jpg

 

    (3)其它类型的马氏体


    ①蝶状马氏体(人字形或角状马氏体):形成温度介于板条马氏体与片状马氏体之间,形态特征和性能也介于两者之间。


    ②薄板状马氏体:在Ms点低于-100℃的Fe-Ni-C合金中观察到的,是一种厚度约为3~10μm的薄板形马氏体,三维单元形貌很象方形薄板。


5.jpg

 

    3、马氏体相变主要特征


6.jpg

 

    4、马氏体中残奥的作用


    ①因本身较软,会降低淬火钢的硬度


    ②不稳定,易使零件产生变形开裂


    ③降低硬磁钢的磁感应强度


    ④可提高某些钢的韧性和塑性


    5、马氏体性能特点


    强度和硬度


    C%↑→ 硬度↑。  C > 0.6%以后,淬火钢硬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残余奥氏体量的增加。强化机制:①固溶强化,② 时效强化,③ 相变强化,④亚结构强化,⑤ 细晶强化。


    塑性韧性


    低碳位错型马氏体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高碳孪晶型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但韧性极差(原因:①亚结构为细小孪晶;② 容易产生显微裂纹)


    物理性能


    ①马氏体的比容远大于奥氏体;钢在淬火时要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 变形、开裂。


    ②马氏体具有铁磁性。钢在淬火后,矫顽力升高,导磁率下降。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矫顽力越高。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中国腐蚀与防护网http://www.ecorr.org


责任编辑:殷鹏飞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62313558-806
邮箱:fsfhzy666@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