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2022-05-24 13:59:32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分享至:

02.jpg

李毅,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正高级工程师(双正高职称)。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

 

主要事迹


一、长期工作在工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大力实施甘肃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业绩突出。


李毅同志积极深入实施甘肃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功开发出多项防腐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他主持研发的IPN新型聚合物防腐材料,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监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安全环保型石油储罐长效防护涂层的设计及应用》科技成果获201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含铜多金属二次物料清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获201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强酸矿岩环境下抗腐蚀支护及分段崩落法优化开采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获201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湿法炼锌过程伴生稀有金属钴的高值化回收应用技术》获2020年获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被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四部委联合表彰授予“全国科技标兵”荣誉称号;甘肃省科协多次评为“全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和“甘肃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聘任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2022年被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全国公开选聘为省属企业外部董事。获得中国防腐保温行业网专家、甘肃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甘肃省首批省级科技特派员、甘肃省住建厅、建设工程评标专家、甘肃省发改委综合评标专家、白银市化工防腐蚀行业首席专家和标准化专家等专家称号。担任兰州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南昌航空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等学术兼职。他做为中国科协“八大”和“九大”代表,开创性开展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深化改革工作,以打造平台型、开放型、枢纽型学会平台为目标,积极融入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进一步提升了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和水平,形成“规划咨询、成果推广、联合攻关、产业服务”工作模式,成为科技社团进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主战场的旗帜性平台,中国科协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学会改革工作。2013年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被授予“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7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创新提供科技类标准化公共服务科普产品,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成绩显著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防腐蚀行业工种《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开发运行甘肃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防腐蚀工》、《防水工》国家职业技能题库,获甘肃省劳动厅“优秀考评员”荣誉称号;编辑出版全国发行《中国防腐蚀工程师实用技术大全》大型工具书,开展防腐蚀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聚焦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抓“承能”,大力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围绕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紧盯“4050”下岗失业无业人员、低保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和SIYB创业培训。2015至2021 年,学会所属培训机构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18600多名,其中精准扶贫户及其家庭成员9800多名。学会所属培训机构被评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和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全国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和全国工会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会所屈就业机构先后被评为“全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先进企业、“百户十强”家庭服务企业、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


感人故事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首席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近五年获得三次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体现出李毅教授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不断奋进的精彩篇章。


一、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助推企业发展


2019年甘肃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领导小组批复成立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协同创新基地,他积极组织专家深入会员单位,指导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协同企业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工作,推进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等工作,加强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高质量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珞。协同创新科技成果《安全环保型石油储罐长效防护涂层的设计及应用》获201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果为西北永新涂料公司三年累计新增利润 794.58万元,新增税收136.03万元;《含铜多金属二次物料清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获201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果推广应用为白银公司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80.12亿元,新增利润7.28亿元,新增税收18.23亿元;《强酸矿岩环境下抗腐蚀支护及分段崩落法优化开采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获2019 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成果针对井下酸性水环境下,将混凝土抗腐蚀性能从较差提升至优良,抗压强度耐蚀系数(Kf)从原来的74.295%提高到94.644%,抗支护成本降低约350元/m,节约支护成本21万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提高冶炼和化工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降低企业生产制造成本,延长了设备运行使用周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设备检修资金。


二、深入精准扶贫一线,创新社科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甘肃省政协委员、省级科技特派员、甘肃省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副会长和白银市科协兼职副主席,他常年带领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科普团队深入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他积极主动深入农村精准扶贫第一线宣讲普及党的“三农”问题理论成果和惠农政策,组织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图书送作品等活动。“五个精准”扶贫开发新模式和“精神扶贫”工程助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增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职业农民的“造血”功能,转变当地养殖传统观念,提高栽培种植技术水平,带动贫困户、贫困人口实现种养殖产业化发展,抱团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成功打造甘肃省科协少数民族地区“科普进寺院”科普品牌。他关注农村调查、政策研究和三农发展咨询工作,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有关“三农”问题,乡村治理和农村金融的社科研究论文,通过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转型升级的深入研究思者,探索建立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模型,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领先水平,获2次甘肃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他还积极组织甘肃省腐钟与防护学会的科普主愿者参加甘肃省和白银市的“科技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大型宣传科普活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