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要求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电信部(DoT)72小时内下达对Sci-Hub、Library Genesis(LibGen)这些“影子图书馆”的封锁令。 这次禁令最早源于2020年,三大学术出版巨头Elsevier、Wiley Periodicals和美国化学会起诉Sci-Hub侵犯版权。 当年法院曾要求其停止上传新论文,但调查发现2022年的论文仍在其网站及“关联平台”可获取。 尽管创始人Alexandra Elbakyan辩解称是“技术错误”,法院仍下达全面禁令,并援引11国已封锁Sci-Hub的先例,称其“通过未授权方式获取下载版权作品”。 8月26日原告发表联合声明,表示: “像 Sci-Hub 和 Sci-Net 这样的盗版网站威胁到高校和学生的数据安全。”Sci-Net 是 Sci-Hub 的社交网络平台。声明进一步指出,这些网站通过盗用用户凭证和钓鱼攻击,非法获取数据库中的论文和电子书,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但不少批评者认为,这类诉讼更多是象征性意义,Sci-Hub 很可能会以不同域名继续存在。 事实上,早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中就显示,化学领域超过92% 的期刊内容都能在Sci-Hub上找到,其中包括美国化学会63本期刊的140万篇论文,占当时该学会总学术内容的 99%。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数据科学家Daniel Himmelstein(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表示Sci-Hub在印度仍能通过其他网址访问。而且,“在印度,购买一篇付费论文的价格,差不多就能买一整年的VPN服务,轻松绕过本地的屏蔽。” 不过,印度还是有不少研究人员担心他们获取学术论文的渠道受到限制。因为很多高校没有能力负担高昂的数据库订阅费用,而Sci-Hub、LibGen等影子图书馆早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线”。 有人指出,这一禁令不仅限制了知识自由获取,也忽视了科研群体的诉求,“如果没有更好的机构订阅机制,或者真正普及的开放获取解决方案,像我这样的印度科研人员将始终处于全球学术竞争的不利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禁令出台之际,印度中央政府正全力发展科研基础设施。 今年1月,印度政府启动了 “一国一订阅”(One Nation One Subscription,ONOS)计划,计划投入约 6.85 亿美元,在2027年前建成一个数字图书馆,涵盖约1.3万种学术期刊,为全国师生学者提供“国际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和期刊的访问权限”。 据ONOS仪表盘显示,已有7205家机构采用该计划。但有学者反馈,ONOS的确建立了一个“漂亮而充实的图书馆”,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只对部分公立机构开放。 也就是说,如果是私立大学的学生、诊所里的医生、独立研究者,甚至只是一个对科学好奇的普通人,都无法使用。“现在的 ONOS 更像是一个‘会员制俱乐部’,没有特定的机构 ID,就进不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