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2025年国自然的评审结果过些天就要出来了。想必大家的心在此刻已经悬了起来。当然,由于今年4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在北京召开了2025年项目评审工作动员会议,安排部署今年的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所以不出意外,对于某些能够提前月余就知道自己中标国自然的选手来讲,此时心已经死/安了。
当然,对于今年资助率究竟是会像去年一样大跳水,还是能相对降得没那么可怕,在盖棺定论以前大家都是各有猜测的。今天解螺旋就为大家汇总这段时间以来有关与国自然项目和项目评审的消息。有些是官方发布的确凿信息,有些则是网传。
首先是目前国自然官方公开的确凿信息。
第一个就是各青年相关基金改名了。申请条件未改,变动的仅是名字:杰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优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国青(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第二个就是国自然基金预算情况与项目申请受理情况,这也是影响今年国自然申请通过率最重要的指标。
经初审,国自然基金委共受理项目申请432429项,不予受理项目申请997项。
今年基金委接收的项目申请又创历史新高。和去年的383123项比起来,增加了近5万项,49306项。是去年增长量(80231)的6成多,是前年增长量的近5倍(4.92)。今年的增长率虽然较去年有所降低,但仍是前些年的3倍,高达12.7%,前些年的增长率仅在4%左右。此外,今年在接受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不予受理项目数量上还创了历史新低,低于1000项,仅为997项。要知道在2017-2020年间接收项目数量多,不予受理项目数量也是多的(除2020年外均超过3000项)。根据国自然官网公布的基金预算表来看,2025年国家自然基金增幅为8.65%,增加的比例较去年的6.25%有所上涨。
基于目前已知的官方数据,今年实际资助率将继续惨不忍睹,并且较去年必然会有所下降,但极大概率跌幅不会像去年那么狠。毕竟今年的申请数的增幅没去年大,且预算的增幅明显高于去年。
说完了这些官方明确的信息,接下来聊聊网传的一些瓜:据说今年取消了3A直接通过,全部都要上会讨论。因而网传有不少3A的本子在会上被刷。因为据说今年评审的核心标准发生根本性转变,创新性优先,即便研究基础薄弱的项目,只要创新性足够,也能够通过。因为除了评审本人以外,的确没人知道上会以后本子具体是怎么评的。不过网传的信息的确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动员部署会暨压实依托单位主体责任工作会议上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的确强调了相关内容:窦贤康强调,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冲锋号,把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列为科技强国应具备的首位基本要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要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定位,担当新使命,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重点回答好两方面重大问题。在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方面,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鼓励自由探索,稳固资助基础研究的“基本盘”;深化人才类项目改革,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非共识项目遴选资助机制,对创新性强、风险高、争议大的思想及时进行支持,推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进一步优化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等重大类型项目支持模式,依托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突出交叉融合,促进跨学科研究。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主责承接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拓展多元投入,做大做强做优联合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允许央企研发机构注册为依托单位,探索科学基金对民营企业进行支持的新模式;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开展国际科研资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影响力。最后就是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传,但学部的不同评审标准都不一样的优先资助率。今年网传优先资助率为35%,去年网传的这一数据是30% 。对于这个网传信息,大家看看就好。
不过,不论今年的国自然申请最后中与不中,评审们给出来的评语都是大家需要好好琢磨的:
点评:与本子相关内容,需要有部分前期实验或研究结果。点评:最好有一两篇一作的二区SCI后再报国青;至于面上,我们的建议是本子相关内容的,一作或者通讯不少于三篇,最好有一区以上的。3、有些国自然本子不像一个项目,而是为一个实验,或一篇文章而打造的。点评:借鉴(不是抄袭)别人的本子,或找国自然中标的熟人参谋一下,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需要三年,怎么也不可能是一个实验就可以完成的。像国青,只有细胞或动物,还可以。面上项目,一般是细胞、动物都要有,当然机制研究或其他方面比较深入的,就算是面上项目也可以只有细胞或只有动物。4、没有任何的机制研究,造成评委对其研究的思路感到过于单调、简单或罗列实验。点评:有些本子,基本上没有机制的研究,而且实验的设计也比较简单,尽管有可能是在回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过从国自然评审的角度来看,仅仅这些还不够,因此必须有相关的机制研究。点评:对于国青来讲,前期的工作只要相关,而且又有SCI的话,一般而言其研究基础是可以达到标准的;但对于面上来讲,前期的工作,最好是有一两篇SCI作为支持,这样才能让评委觉得,后续的工作是延续性的,从来没有做过、没有足够水平的SCI论文作为基础,对于面上来讲,很难批准的。点评:有些本子,其题目与摘要以及本子的主题内容,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这种情况下,评委看到本子后,就觉得不知道申请人主要想做哪些内容。或者,评委会认为申请人自己对申请的内容模糊、不清楚。因此,申请人需要仔细审阅自己的本子,避免这类问题。7、有些本子出现明显的错别字,尤其在题目或摘要或关键专业词语。点评:错别字的问题,我们称之为低级错误。如果这种错误比较多的话,本子一般会落入C类,除非申请人的SCI和本子的研究内容特别好。为何呢?如果申请人连错别字(偶尔出现一两个倒还好说)都出现在本子中的话,怎么能保证其对项目的认真呢?点评:标书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是比较关键的,尤其是在立项依据和研究方案部分。立项依据逻辑性要求较高,要一步一步走到科学问题上来,这样评委才能认可。研究方案的条理性非常关键,如果评委看到的是没有头绪的实验方案,估计也就不会给高分。9、有些本子撰写格式较混乱,没有1、2、3等数字标记的大标题。点评:这与上面说的条理性是一致的,很多人写的本子中,尤其是实验方案中,没有层次感。建议大家使用标题的方式进行标注,这样便于评审审阅。点评:这个问题比较难界定。思路问题,总的来说,一定要严谨,环环相扣,这样方能将科学问题解释清楚。11、有些研究内容撰写重点不突出,达不到提纲挈领的目标,部分实验方法过于赘述,与研究方案重复。点评:研究内容的重点一定要突出,因为是一个项目,里面涉及的内容肯定很多,因此在写研究内容时,一定将重点突出,对整个项目的研究是一个概括。当然,研究内容中,实验方法尽量少出现,实验方法一般是在研究方案中。12、有些研究内容的过多,设计参与因素过多,导致无法侧重点无法集中,设计方案无法突出重点。点评:应该集中于一两个关键问题,如果设计参与的因素过多,评委则会认为,申请人无法集中完成课题,同时也会出现其他的问题,比如项目的整体设计到底是解决什么科学问题。13、有些申请人,在申请这次项目时,同时还有国青或面上在运行。点评:这里,估计大多数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如有,则需要多注意:正在运行的项目,会影响现在申请的项目,当然不是说不允许,而是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项目运行结果:SCI的发表。
1.优等或高分:意见中,出现“很好”、“重要意义”、“基础非常好”等等字样的,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好评的,这样的一般是这部分评价内容的高分。
2.中等分值:意见中,出现“一定的**”、“较好***”、“可能***”、“**可行”。
3.低分值:评委明显是不同意申请人的观点,比如:“**严重不足”、“难以实现***”、“没有相关基础”、“***过于简单”等等字眼 。
1.有很好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这句话基本上说是正面评价,一般给的是高分;多数情况,这时的本子对于本领域的前沿和科学意义把握较好,能够真正达到其科学目的。
2.“***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这说明基本上同意申请人观点,给分一般不是很高,在中等;这种情况说明,在评委看来,申请人的预期结果没有特别好的科学价值。
3.“***具有**的问题,一般难以实现预期结果**”、“**比较牵强”:这个一般是说,评委不同意申请人的观点,大多是给予第三等的分值;一般而言,这时评委认为申请人做的研究没有科学的意义,属于低水平的研究。
1.“**明确,创新性高”:一般是高分值;评委认为,申请人已经把握了本领域的科学前沿,提出的假说属于本领域内还未有人研究过的,属于新创性研究。
2.“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分值一般为中等;这种情况,评委会认为科学问题的提出,不是特别新颖,或者评委会认为,申请人对科学假说没有把握好,比如属于延续国外或前人的研究等 。
3.“**基本明确”“基本成立”:分值为中等,这个同上。
4.“存在缺陷”、“创新性不明显”、“对***不了解,因此科学问题不成立”:一般为低分值;这种情况,评委一般是认为申请人并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只是在做实验。
1.研究内容、方案非常合理,技术路线清晰,“***进一步增强了验证的假说”:说明评委赞成申请人的本子,多数会给高分;这种本子,一般情况,调理清楚、研究内容与方案以及技术路线让人一目了然,另外排版也很好。
2.研究内容及目标较明确、技术路线较好:一般是中等分值;这种情况一般在评委认为,是各个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的。
3.研究内容不明确、方案不合理、技术路线过于简单:低分值,研究内容没有***,而且评委认为其方案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也得不到结果,技术路线看不懂。
4.难以验证科学假说:低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