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前江苏省双创经费也提高标准了。
除了搞搞“纯理论物理研究”和“纯数学研究”,其他的试验类研究几乎停摆。
科研经费:3年才给5w、能干啥?
第二个3年,还要看上一个3年的sci产出发科研经费。
———以上为23.08.05原答案,以下为更新———-
本人现状:已经从该平台离职去了企业
继续透露一下这个平台的一些现状吧:
职称:大部分副教授,都是在企业、研究院靠发专利、ei评上的高级工程师,直接带副高职称来躺平,真不知道人事处和学校领导咋拿这些人当宝呢?难道指望他们申请面上项目吗?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本高校评上副教授的来这边躺平的。据他们说一本高校都比这平台好评,因为一本不缺高级职称的人。
所以这些自带副高职称的人,入职时年龄大部分已过35,搞笑的是:学院领导开会上却动员这些人认真写面上项目,人家本来就是想直接拿副教授职称后躺平的好嘛?
至于在二本高校评职称,难如登天,要求向一本甚至211看齐,但资源啥也没有。
正教授:几乎是副院长、党委书记之类的领导才可能评上。普通老师,啥资源都没有。
要先坐在那个位置上,才能评正教授。
横向项目:99%是假项目,比如产学研。
把自己的钱给企业,企业再以各种名义签假合同,把钱打学校科研账户上,老师再弄些发票,把钱报销出来,不过税点钱(大概5%)由老师自己出。
这平台不收管理费~~横向项目几乎全是玩数字
曾经学校博士少,副教授要求低,好像是累计到账经费30w就可以上会参评副教授,不少老讲师拿出5w元,重复上述过程把钱倒6次,凑够30w,然后评上的副教授。
申请项目:这平台中个国青基就躺平吧。
市厅级项目?那要和领导关系好才有机会的。
发表论文:也有极少牛人完全靠自己(这平台无硕士点)一年发3、4篇sci,入职3年累计发表10+篇sci(大部分是3、4区,行情好也有二区sci),对今年拿国青基也是志在必得,但人家是搞纯理论研究的。
对于机械类博士、不少来了就放弃做实验了,直接躺了。不放弃也不行,学校资源指望不上。
还有不少机械、金属材料博士,每年都回母校去蹭用实验仪器。
老师存在感:超低~~
学生和老师各玩各的。学生几乎不听课。
学院领导超级怕学生家长投诉,所以毕业设计一定给过、不给过的话家长就投诉,老师则被学院领导谈话。
平台优势:适合躺平,领导说的话听听就好。
不少老师打算躺平十几年,然后跳槽到大专,工资高,博士晋升快。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