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不成大业。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是标准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作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吸收了众多高端人才,其委员来源广泛,涵盖了产学研用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院士和高校学者。截至目前,技术委员会委员中的院士数量已有182人。
130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
我国目前已形成由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标准化工作组(SWG)构成的技术委员会体系。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截止目前有超1300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中,TC超500个,SC超700个,SWG22个。
根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技术委员会由委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委员不少于25人,其中设主任委员(负责技术委员会全面工作)和副主任委员;设秘书处,负责技术委员会日常工作。据统计,有12个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高校。
委员应当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可以来自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公共利益方(教育科研机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检测及认证机构、社会团体等)等相关方。
高绩(ID:gaojidata)收集到300多个技术委员会现任委员会成员名单,有近1800位成员来自350多所高校,其中,清华大学学者任职最多,有100多位;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有超30位学者任职各技术委员会。在非“双一流”高校中,中国计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表现较好,各有超10位学者任职各技术委员会。
在上述名单中,有近30位高校学者担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技术委员会全面工作。
院士助力,推动发展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才众多,其中江南大学金征宇院士、清华大学吕俊复院士、西藏大学尼玛扎西院士等12位委员当选2023年两院院士。院士委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化标准引领,服务产业稳链、支撑扩大内需,不断增强中国标准竞争力作出了贡献。
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众多院士与高校学者的付出,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我国标准化建设添砖加瓦。未来,期待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其中,共同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