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又和网友因论文查重问题吵起来了,评论区两极分化...
2025-05-23 14:24:46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网络 分享至:

 

天临不知道第多少年的毕业季。

翟天临又因为论文的事和网友吵起来了...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5月21日,翟天临在悼念朱媛媛的微博中表达哀思,但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提及论文查重压力,诸如 “查重一次50元” “论文写不出来都是你的错”。

翟天临随即以“你查重花钱是我导致的吗?”“这个素质你肯定考不上”等言辞回怼,引发更大范围争议。

自2019年翟天临被曝出博士论文涉嫌抄袭的学术不端问题后,各大高校论文重复率要求大幅提高,论文规范进入了堪称严苛的时期。

也是因此,每年一到毕业季,翟天临的社交平台就会成为准毕业生们宣泄的靶子与窗口。即使6年过去了,他的微博还是会被写论文的学生们喷个底朝天......


而面对网友的宣泄,翟天临也不止一次进行过回应,比如论文要求严格是对所有人一样的,通过不了的人并不是因为自己导致的不通过。

并且再次表达自己已经忍受了5年网络暴力等等,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对此,评论也基本处于两极化。有人对翟天临博士学位被撤销后,硕士学位合法性存疑,认为其存在一定的学术特权,呼吁加强学术监督透明化

也有人觉得翟天临说的有道理,论文查重是一直存在的,这样子找宣泄的靶子有网络暴力的嫌疑。

精英糊弄学从未远去

其实,严格审查的背后,是高校希望学生们写文能够有独到的创新,可创新点,却不是随手就能抓到的东西。

实际上,很多研究生到了最后一年,论文也不知道该做什么题目,我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以至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


你的选题创新点在哪?你的理论创新点在哪?你的研究创新点在哪?—— 当代研究生,听见 「创 新 点」 三个字就崩溃了。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曾有博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有本科毕业于211高校的学生读研之后,很迷惑地对我说,“老师你让我从知网上下的三十篇论文我看了,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会从文献中总结归纳提炼观点,不会提出和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写作能力严重不足,无论是形式规范还是内容规范,都有诸多短板,怎么可能做出优秀毕业论文呢?”


查重率升高的背后,不仅仅是查重数字的降低,更是对研究生技能水平要求的跨越式上升。再加上现在查重渠道的查重方法过于僵化,一行7字同就会被标出,就算是靠扎实操作获得一手实验数据和材料的理工科学生,也难免在表述中用到超过7个字的物质名称和专有名词,种种枷锁下,现在的学生写篇毕业论文,真的是太难了。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样的严苛论文审核条件下,一些糊弄精英学也悄然诞生。


实际上,很多研究生的论文,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此前,南昌大学一篇硕士论文因为75行文字有20行出错,读起来语序不通而被网友在网上曝出。



5.1.2 “这个完整的直播平台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灵活的格式和丰富多样的内容”平台具有灵活的格式?让人读的云里雾里。

随后,南昌大学第一时间对该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核查并于网上发布了核查报告。


南昌大学在核查说明中提到。论文作者熊某在论文定稿后,因担心论文重复率过高,私自使用翻译软件对该论文部分内容进行降重后未经复核直接提交,论文指导老师曹某没有认真复审,从而导致问题论文出现。


为了降重采用软件翻译的形式?不少网友表示: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但对于写过论文的硕博生来说,这种用翻译软件降重的方法,只是“基本操作”中的一种。

在保证文章意思不变的前提下,想要降重,就只能从文内词语排列、使用处下手。

因此,将论文先翻译成俄语,再翻译成日语,再翻译成英文,再翻回来的方法,已经成了大家“心口不宣”的秘密。




查重本身是没错,但是查重的技术之粗糙、标准之随意,“查重”后论文合不合格,完全交由机器来判断,误杀错杀,在所难免。如上种种“查重”乱象难免让毕业生怨声载道。而翟天临,只是这种乱象下的一个出气包罢了。

网友对当代查重的戏谑说法

僵化的查重漏洞需要被注意
自2019年到现今,每年的毕业季,都会有无数被论文所困扰的人在社交平台上宣泄,或是直接到翟天临本人的微博下留言。

毕业生觉得,自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之后,因为他,每年自己要多花几百甚至上千的查重费不说,还要熬夜改论文。甚至微博专门成立了超话#翟天临 睡了吗#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就有质问翟天临的:翟天临,你睡了吗?你睡得着吗?你睡得好吗?你知道查重多贵吗?你知道降重多难吗?…… 

2021年5月24日,翟天临直接发了条微博,首次回应了毕业季被骂事件...

他表示:“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文明宣泄,宣泄完了加把劲儿,加油!保过(保佑过)。”



这回,除了声讨翟天临的声音外,另外一种观点也开始在评论区被反复提及。

不少人质疑,因为降重而拿翟天临出气的,是否本人的论文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出来的。不然自己写的又何惧降重呢?

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确实在毕业的时候通过大篇幅复制、粘贴等方法来完成自己的论文,各平台上常见的神攻略如 「一周写完硕士论文」「如何用 4 天通过盲审」 获得大量关注,传递 「兼顾实习和求职、极速完成毕论」 的观念竟也形成了小气候……

但正如上文所述,查重率的降低,在击杀这些“水文”的同时,也确实击杀掉了很多正常的论文。

说到底,我们僵化的查重制度急需一个改变,查重本没错,可矫枉过正,那反倒会失了本意。

在当下,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实打实的写好自己的论文,人生海海,愿我们在读研的海域里成功各自登陆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