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
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马氏体的“马”指的就是他了。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下面说说奥氏体Austenite,套用一下无意间搜到的某个以Austenite为昵称的仁兄的话,Austenite之所以叫Austenite,不是因为发现者喜欢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作品,也不是因为德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Austin)市,而是因为一位来自不列颠的冶金学家Roberts-Austen, Sir William Chandler (1843-1902)。个人猜测,他的名字大概是罗伯茨-奥斯汀,被封为威廉•查德勒爵士。这位爵士可算得上是有好几把刷子。他是第一幅铁碳相图的绘制者,1897年完成初稿1899年彻底完成。他还是第一个用定量试验验证菲克扩散定律的人,他所做的试验是金在铂中的扩散。他还与法国勒夏忒列同时称为差热分析的鼻祖。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先生的生平。
相比之下关于贝氏体和莱氏体的“被命名者”我们了解的要少得多。贝氏体Bainite,命名自美国化学家E. C. Bain,30年代,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在由他们首先进行的“等温转变曲线”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不同于他们熟识的组织的新的组织,这种针状或羽毛状的组织随后被以他的名字命名。莱氏体Ledeburite,命名自Adolf Ledebur (1837-1916)。关于他,我们只知道他是Bergakademie Freiberg的第一个'Eisenhüttenkunde'教授,并因在1882年发现了铁碳'Mischkristalle' 而闻名,至于这些德语是什么意思就请高手不吝赐教了。
以人名命名的组织大体如此,其他的组织命名则各有不同。铁素体Ferrite,命名自拉丁文的铁(Ferrum);珠光体Pearlite,得名自其珍珠般(pearl-like)的光泽;渗碳体Cementite则因发现者称其为水泥(法语Ciment)以描述它在凝固过程中粘结先析出的晶胞的作用而得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