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武大校长任国自然基金委党组书记;超30所新大学已就位;哈佛终身教授回国任教…
2022-11-14 15:24:02 作者:AEIC学术交流中心 来源:AEIC学术交流中心 分享至:

学术热点

01  重磅!2022年11月ESI内地高校200强出炉

11月10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2年11月的ESI最新数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本次数据覆盖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从国际排名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旧稳居中国内地高校第1宝座,目前位居全球第38名;清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2名,国际排名为第50位。排在国内高校第3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目前位居全球第61名,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大学(国际排名62位)、浙江大学(国际排名66位)。国际排名前200的高校还有复旦大学位列106位,中山大学位列110位,华中科技大学位列115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126位,南京大学位列143位,中南大学位列175位,四川大学位列178位,武汉大学位列179位,西安交通大学位列193位,山东大学位列194位。

本次中国内地高校ESI 200强中,多所高校进步十分明显。其中进步最大的是北京工商大学,国际排名上升了68个位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也进步飞快,国际排名上升了56个位次。


02  重磅!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

11月12日上午,在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中国青年科技奖于1987年设立的,是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该奖项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设立,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由当届获奖者中产生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30多年来,已有约150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

今年的获奖者们都有谁,一起看看吧:


03  最新!窦贤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书记,李静海不再担任

2022年11月11日下午,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窦贤康同志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静海同志不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职务。


窦贤康,男,汉族,1966年1月生,安徽泗县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第十届湖北省科协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分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审计处,联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高校动态

01  超30所新大学,已就位!

近两年来,国内又一次掀起了筹建大学的热潮,一批被寄予厚望的新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市扎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超30所筹建中的新大学纷纷传出重要进展。


02  又一医科院,将并入大学?

11月3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托管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暨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党总支负责人任职大会在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召开。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振宇,委人事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李皓,委科教处处长李家龙,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一级调研员丁文荣,校党委书记董亚杰,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为超,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劲松出席会议,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领导班子参加会议,会议由李皓同志主持。

会上,宣布了安徽省卫健委党组关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托管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中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总支部委员会直接隶属于中共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的决定;吴振宇同志、董亚杰同志分别讲话;郑为超同志代表学校党委宣布了王劲松同志兼任安徽省医科院党总支书记的决定。

吴振宇强调,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代管省医科院,是更好更快推动安徽省医学教育发展,助力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本”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安徽省基础医学和应用医学研究工作,提升安徽省医疗卫生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和医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安医专医教研协同发展,增强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提升科技服务能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区域影响显著的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赋能。

03  2所“双非”,获批国家级项目

河南农业大学、湖北大学2所高校,官宣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酶工程团队陈红歌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秸秆制淀粉精准高效多酶催化体系的构建及调控机制”获批立项。


河南农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优势研究单位,围绕秸秆高效利用、新型功能淀粉及功能性聚糖开发的重大需求,阐明酶催化机制和不同糖苷键形成机理,构建糖基供体和辅酶酶法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纤维素制备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环状淀粉、纳米纤维素、槐多糖、昆布聚糖等多种功能性聚糖的人工多酶体系,形成功能性聚糖结构与分子量精准可控的生物合成技术体系。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秸秆粮食化、高值化利用开辟新途径,有力推动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


湖北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工业菌株重编程优化及应用”项目正式获批立项。该项目是湖北大学在“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获批的第三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也是学校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取得的又一成果。

该项目由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杨世辉教授牵头负责,湖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6家单位共同参与,立项经费1800万元。该项目以数据丰富、模型先进、编辑工具多样的模式菌株为依托,通过目标途径在重要模式与非模式工业菌株中的应用,阐明制约工业菌株遗传改造与基因组编辑效率、目标途径与底盘细胞适配的分子机制,建立工业菌种设计和重编程优的新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重大产品的工业生产。

国际视野

01  突发!44岁大学教授,被撤销博士学位!

当地时间11月7日,德国吉森大学(Justus Liebig-Universit?t Gie?en)法学院博士委员会宣布:撤销马尔堡大学法学院教授斯文·西蒙(Sven Simon)的博士学位。


校方表示,斯文·西蒙在2008年提交的博士论文《WTO 和欧盟法律中普遍利益服务的自由化》(? Liberalisierung von Dienstleistungen der Daseinsvorsorge im WTO- und EU-Recht? ),存在“故意造假”。因为他的博士论文没有详细注明部分引文的来源,故意将其他人的文本用到自己的论文中。鉴于其违反学术伦理行为的严重性,学术委会员决定撤销他的博士学位。

对此,西蒙在一份新闻稿中回应道,他认为撤销博士学位是一个“不正确”的决定,尤其是比照以前在此类案件中对比,撤销学位的做法过重。博士委员会的决定是基于“不正确的法律适用”,缺乏任何标准设置,许多教授已经表达了这种观点。因此,他提出了反对意见,并将对撤销学位的决定进行申诉。

据悉,斯文·西蒙出生于1978年10月9日,2008年获得吉森大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今担任马尔堡大学法学院全职教授。从2019年至今,他还担任欧洲议会议员。

02  哈佛终身教授回国,任教西湖大学!

据西湖大学官网信息,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工作多年、哈佛终身教授马秋富,已于2022年秋入职西湖大学任讲席教授,并担任该校系统生理和生物电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

马秋富1965年出生于兰溪市马涧镇马坞村,先后就读于马涧小学、马涧初中;

1983年毕业于兰溪市第一中学,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考入上海生化所研究生;

1994年初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和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

在博士后期间,他成功找到事关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决定因子(Neurogenin)。

1999年初,马秋富进入美国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于2011年成为终身教授。在哈佛医学院任教期间,他在研究痛痒神经元的形成及其相关环路方面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2014年,他具体论证了疼痛领域著名的闸门控学说。多年来在国际学术杂志,包括Cell,Science,Nature 和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一系列的原创性论文。

据西湖大学官网介绍,马秋富一直致力于研究疼痛通路,他的研究包括三个阶段:神经发育、脊髓环路绘制和针灸机理研究。近年来,他的实验室开始研究针灸实践背后的科学基础,发现电针可以在特定的身体部位,驱动特异的躯体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反射通路,为至今仍然无解的全身性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03  官宣:知名大学,迎来新校长!

据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官网11月7日消息,华人学者“Grace” Jinliu Wang(王劲柳)当选为该校历史上第17任校长,并将于2023年4月3日正式上任。

王劲柳本硕毕业于中国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随后前往美国深造,获得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博士学位。


王劲柳的经历横跨政府、产业、学术界。她的职业生涯始于IBM/日立全球存储技术公司(IBM/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期间王劲柳专注于薄膜磁记录介质和数据存储用碳涂层的研发,共拥有7项美国专利。

离开工业界后,王劲柳于2009年加入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为工业创新和合作关系部门的项目中的一员,并在2012年担任该部门的主任。担任工程部副助理期间,王劲柳管理着超过9亿美元的投资组合资金,用于前沿工程研究的投资、支持工程教育和促进创新和技术商业化等。

2017年1月,王劲柳离开NSF,转向高校圈。她加入纽约州立大学(SUNY),任SUNY布法罗分校材料设计和创新系教授,同时任SUNY系统负责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副校长。2017年9月起,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系统的临时教务长。随后很快被任命为纽约州立大学理工学院(SUNY Poly)临时院长,并同时晋升为SUNY系统高级副校长。

2020年12月,王劲柳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研究、创新和知识企业的执行副总裁。她在扩大大学的前沿研究、创造性表达和学术研究、激励创业精神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

此外,王劲柳还被美国能源部任命为2020年和2021年国家量子计划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她目前是美国“政府-大学-产业研究圆桌平台”的理事会成员,纽约科学院理事会成员,以及大学-产业示范伙伴关系的新任理事会主席。

04  英国扩大学术签证审查范围,部分学者入职遭遇数月延误

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表示,英国的学术技术审批计划(Academic Technology Approval Scheme, ATAS)覆盖范围扩大,导致部分研究人员需要经受数月的审查,阻碍了国际科研人员前往英国的研究规划。

英国的 ATAS 原本仅针对来自非欧洲经济区和非豁免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的留学生,在这些留学生报读被认为有潜在军事用途的 "敏感课题"时,必须通过这道附加审查。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审批计划包括了大多数工程、计算和材料科学专业,以及许多物理和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但从 2021 年 5 月开始,所有持有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的研究者,包括已经在英国的研究者,也都需要通过 ATAS 审查,并且在更改研究领域或所在机构时需要重新申请。此后大量国外研究者反映,ATAS 的审批时间非常长,严重拖延了学者申请签证和入职研究机构的时间。一位匿名印度物理学研究者表示,他的 ATAS 等待了 7 个月后才获得批准,在此期间他收集了 200 名申请者的信息,其中许多人都需要等待数月。英国政府相关网站显示,学生和研究人员的 ATAS 申请需要至少 20 个工作日,如果在 4 月至 9 月申请,则可能需要至少 30 个工作日。

科研政策 

01  基金委公布一批评审专家名单

关于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专家推荐类)和NSFC-CGIAR/NSFC-UNEP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大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专家推荐类)和NSFC-CGIAR/NSFC-UNEP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合计58人):

周宁一、周军、张友军、张瑶、张晓明、张宏、袁钧瑛、易可可、姚永刚、姚斌、杨晓、徐书华、宿兵、吴成铁、王秀杰、王晓雪、王强、王加启、王晶、孙蕾、孙传清、宋宝安、沈元月、齐广海、欧阳宏伟、莫玮、缪炜、马力耕、马光辉、罗振革、罗凌飞、刘妍婧、刘兴国、刘玲莉、刘江、刘光伟、刘伟、梁兴杰、李亚宁、李明洲、李奎、康智云、蒋庆华、蒋青、韩俊海、韩斌、谷晓峰、葛亮、高绍荣、戴俊彪、程功、陈剑平、陈保冬、陈佺、曾长青、蔡时青、包振民、安黎哲

02  香港赴内地大学生补助最高 19400 港元:香港上调内地升学资助额

中新网报道,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消息,香港教育局 11 月 7 日宣布上调“内地大学升学资助计划”的资助额,增幅由 5% 至 16% 不等,2022 至 2023 学年起实施。调整后的资助会按院校所在地区与香港的距离分为三个类别发放给合资格学生,最多可获 19400 港元资助。

计划将惠及在 191 所指定内地院校修读学士学位课程的香港学生,包括于 2022 至 2023 学年参与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的 129 所院校。符合申请资格的学生只可在同一学年内接受其中一项资助。款项按年发放,年期为有关学生于指定内地院校就读学士学位课程的正常修业期。

科研进展

01  Science子刊证实: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特定区域产生燃烧骨骼肌脂肪的蛋白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和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表征一条将骨骼肌脂肪燃烧与大脑中蛋白质联系起来的神经肌肉回路。该研究为定期运动有助于减肥又添新的证据,并进一步强调了锻炼身体对健康的重要性。


下丘脑是控制多种功能的大脑区域。下丘脑腹内侧(VMH)的神经元活动控制着能量消耗和骨骼肌代谢,包括脂肪酸氧化和葡萄糖代谢。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但其中枢功能在哺乳动物代谢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如燃烧骨骼肌脂肪。先前的研究表明,下丘脑腹内侧核在受到刺激时可以改变肌肉代谢。下丘脑IL6与控制能量和食物消耗有关。在肥胖啮齿类动物中,运动刺激下丘脑IL6的产生可以改善代谢健康。

此前,该团队证明不同类型的急性运动,如游泳或跑步机跑步,可以增加动物下丘脑中的IL6 mRNA水平。现在,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即下丘脑IL6的产生可能会激活一个有利于骨骼肌脂肪燃烧的神经肌肉回路。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来自81个人的基因型组织表达人类数据库的交互图显示,下丘脑IL6基因表达与脂质代谢以及骨骼肌中的线粒体相关基因之间存在正相关,与脂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呈负相关。


随后,该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小鼠实验以证明神经肌肉回路的存在。他们观察到,下丘脑Il6基因表达与小鼠骨骼肌中一些脂质生物合成标志物的表达之间的负相互作用。在小鼠大脑注射IL6后,会增加耗氧量,并刺激了参与比目鱼肌中脂肪酸氧化的关键标志物。在腓肠肌中检测到高水平的AMPK磷酸化。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切除每只小鼠一条腿上的部分坐骨神经。然后将IL-6注射到动物大脑。他们观察到,小鼠正常的腿部脂肪燃烧,但另一条神经被切断的腿没有发生这种现象。实验结果表明,骨骼肌脂肪的代谢只由下丘脑和肌肉之间的神经连接。

为了阐明神经系统如何与肌肉联系在一起,研究人员使用药物阻断小了鼠的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这两种受体负责为肌肉接收神经信号,以执行由大脑决定的功能。

他们发现,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几乎没有效果,但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时,小鼠的肌肉脂肪氧化停止或急剧减少。

计算机模拟显示下丘脑IL6基因表达与肌肉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两个亚基(肾上腺素受体α2A和α2C)密切相关。当将IL-6注射到通过基因改造而不能生成这些受体的小鼠大脑中时,结果得到了验证:这些小鼠的腿部肌肉脂肪没有代谢活动。

最后,研究人员在生理条件下(急性游泳)评估了这条神经肌肉回路,证实IL6激活了下丘脑腹内侧中的ERK1/2途径,刺激小鼠骨骼肌中的AMPK/ACC信号传导和脂肪酸氧化。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下丘脑IL6/ERK1/2轴与同基因小鼠和人类骨骼肌中的脂肪酸氧化和线粒体相关基因密切相关。


该团队指出,这条神经肌肉回路与运动停止后发生的脂肪氧化之间存在联系。这曾经被认为是不重要的,但事实上,它可以持续数小时。因此,该神经回路应该被认为对减肥过程至关重要。总之,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体育运动不仅能在骨骼肌中产生IL-6,而且还能增加下丘脑中IL-6的水平,随后导致骨骼肌脂肪燃烧的时间可能比运动本身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该研究强调了锻炼身体对减肥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02  中科院金属所卢柯院士&李秀艳研究员今日重磅Science!

通过蠕变可以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且蠕变在较高温度下会放大。同时,避免蠕变通常需要制造大型合金单晶,这既昂贵又耗时。在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院士和李秀艳研究员等人表明在纳米晶粒介质熵合金中引入稳定的晶界网络,可以改善高温下的蠕变行为,所得合金即使在高应力下也具有高抗蠕变性,这是结构合金的重要特性。

相关研究成果“Inhibiting creep in nanograined alloys with stable grain boundary network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蠕变是应力低于屈服强度的材料的与时间有关的变形,是高温下大量部件失效的原因。由于材料中的晶界(GBs)通常有利于蠕变的扩散过程,因此消除GBs是抵抗金属(例如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高温蠕变的主要方法。本文报告了一种通过使用稳定的GB网络来抑制蠕变的不同策略,研究了一种具有面心立方奥氏体结构的商业化MP35N合金,其棒样处于冷变形状态,维氏硬度为~5 GPa。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4.1Ni-33.9Co-20.9Cr-10.2Mo- 0.9Ti,与AMS 5844一致。Ni/Co/Cr/Mo/Ti的元素在样品中均匀分布,该结构由平均尺寸为61±23m的粗粒组成,包含高密度的位错和一些变形孪晶。通过在1075℃下退火2h,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10±31m的粗粒度样品。

具体来说,塑性变形引发了纳米晶粒单相镍钴铬合金中高密度GBs的结构松弛,形成了具有丰富孪晶边界的稳定GBs网络,稳定的GBs网络有效地抑制了高温下的扩散蠕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抗蠕变特性,在700°C(~61%熔点)和每Gpa下的蠕变率为~10-7/s,优于传统高温合金。


图1. SEM表征及其元素分析


图2. 所制备的NG-42样品的典型结构


图3. SNG-9和NG-42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下退火10 min的典型SEM图像

03  全球首个“人造血”输血临床试验启动

当地时间 11 月 7 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与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等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首次将实验室培养的红细胞注入人体内。已有两名被试接受了 5-10 毫升的“人造血液”,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尚未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研究者首先从正常捐献的血液中分离出干细胞,随后在实验室中诱导这些干细胞大量生长、分化为红细胞。这项临床试验将有至少 10 名健康的被试参与,他们会分别注入正常献血获得的红细胞,和实验室培养出的红细胞,两次输血间隔至少 4 个月。研究者表示,这一技术无法替代常规的献血。但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制造出特定血型的红细胞,从而帮助那些稀有血型的人群。另外,实验室可以筛选出较为年轻的血细胞,它们可在人体内存在更长时间,这或许有助于某些需要定期输血的患者减少输血频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