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手 “ 破五唯 ”,如何引领学术新风向
2022-11-07 16:33:41 作者:材料基 来源:材料基 分享至:

 科研评价改革关乎创新,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挥棒有利于高校回归学术初心,优化学术生态。近年来科研评价改革如火如荼,“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五唯”现象却难以得到有效破除,成为制约我国科研创新的顽瘴痼疾,也是我国学术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目前来看无论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招聘,还是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论文相关指标一直都是核心指标,造成了高校及科研院所过度追求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频发但高被引论文质量不高等现象,导致了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以及急功近利等问题。

 

为此,国家层面和部委层面出台了不少与破除“唯论文”有关的文件,旨在修正功利性的科研评价导向,树立学术工作的质量和贡献导向。

 

那么,当破除“唯论文”之枪响起后,各大高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招聘等方面有没有变动?各位科研er又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成为学术圈赢家?

 

破除“唯论文”有关文件频频出台

 

2020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中国学术界已高喊了多年的“破五唯”真正推向了改革的拐点。

 

该方案旨在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2020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并强调,正确理解破除“唯论文”“破五唯”不是不发论文了,而是要发高质量的论文。科研不应跟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破五唯”也不是说写论文不重要

 

 

 

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

 

20214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网站发布《关于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完善同行评价制度,市基金项目评价以同行评议为主,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同行评议方式,持续优化定量评价指标权重,探索引入结构化的定性评价意见,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考核评价指标。

 

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20215月,山东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措施》部署要求,提出各有关单位须按要求督促本单位科研人员在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和保存等事项。

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尊重科研科学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而且探索是有失败概率的,要尊重客观存在的这些不确定性,鼓励研究者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多做中国关键性问题研究。当然,这也涉及国内学术氛围重构,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可喜的是,我们目前正处于探索过程中。

 

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完善评价机制,作出明确工作安排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破五唯”之下,有不少学术文章看不出分析能力、研究方法论,只是重在强调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其实,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对真问题去科学理性地做高质量的研究。科学理性的研究方法与强调中国特色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近两年,国家层面和部委层面出台了不少与破除“唯论文”有关的文件,旨在鼓励学者基于学术本真从事学术研究,激励求真务实、着眼长远的学术创造。破除“唯论文”并非不要论文,而是避免将论文作为各种评价的前置条件。科研人员应该关心科学中的真理,而不是只注重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文章。

 

高校取消博士生毕业

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和级别要求

 

20202月,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教育部与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2020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中也强调本科生、研究生申请学位和毕业考核不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论文情况简单挂钩。我们要做的重点工作的总体目标仍然围绕“学术、学科、学人”展开,包含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几个维度。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

 

去年教育部印发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中明确,要坚决破除“五唯”顽疾,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这是否意味着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下降?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修订博士研究生毕业相关文件,发表论文数量不再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性条件,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

虽然部分高校不再将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论文与硕博毕业条件挂钩,但是博士生也应按规定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系统完整的博士学位论文需要足够能反映作者本身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只有学位论文水平过关,研究生才能达到学位授予条件

 

此外,当发表期刊论文不再是评价学术水平唯一的依据后,研究生们也需要用更加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去证明自己的科研实力。这也意味着博士毕业论文的预答辩、盲审和答辩将更加严格。

然而,破“五唯”改革非常难。

 

第一,高度量化的刚性指标评价在高校已经成为一种绩效文化,在很多基层学术共同体中已经获得了高度认同。很多人担忧,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学术绩效文化会不会因为破“五唯”而摧毁。不少学者认为,数量、指标等刚性条件设置有其内在的价值,从根本上让人情因素无处躲藏,这份价值是值得珍惜的。学术共同体内心深处对破“五唯”所带来的积极结果难以预期,却对负面结果忧心忡忡。


第二,高校在推进相关改革时,必定会权衡利弊,避免因为破“五唯”改革导致关键指标的下降。某些“唯”与某些关键指标之间的关系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高校及其院系层面会充分权衡这些限制性条件中,有哪些能去除、哪些必须保留、哪些需要有限定地保留。


在很多高校和院系看来,破“五唯”必须破除特定的限制性条件,最简单的方法是确立可替代指标。比如,在进行某个学术评价时,原来规定“非某个关键指标不可”,现在明确各种指标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五唯”就可以认为被破除了。不少大学教师的感受是,在原有政策下,限定性指标非常明确,而改革后限定性政策变得模糊,似乎变成各种指标都要去努力,“这让原本具有确定性的游戏规则,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第三,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评价习惯,破“五唯”难以真正实现价值评价。破“五唯”要求学术评价跳出唯特定指标的窠臼,对人才、项目、成果等进行价值评估。但是,学术共同体早就形成了评价人才看“帽子”,看项目或成果的等级、数量;评价项目不是看项目的设计,而是重点看申报项目曾经发表了哪些论文;评价成果主要看期刊等级和影响因子,看出版社影响力……学术共同体成员已经高度依赖各种“数字化评价”,破“五唯”之后,不少评价主体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评价尺度。从价值上看,究竟孰优孰劣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这种价值判断迥异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亲疏关系”和“利益关系”,很多人对此难以判断。也因此,管理部门总是忍不住提醒评价者不能太过于主观,还是要尊重“客观依据”,而所谓的“客观依据”,仍然是唯关键指标。


第四,破“五唯”改革仍然难以撼动短平快评价,难以真正实现长周期评价。高校各种评价仍然以短平快的评价为主,年度考评仍然是最常见的考评方式,机构、项目和人员都必须在年终“交账”,对投入所产生的绩效进行说明。而短期评价时间太短,很难有效撬动价值评价和内涵评价,最终还是在数量和关键指标上打转。只有真正实现了长周期评价,学术研究的价值内涵才能够真正显现出来,学术同行开展价值评价才能有更综合、准确的判断。


高校破“五唯”改革虽然已经在去除某些特定限制性条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走的路还很长。高校必须深刻把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坚持走价值评价和内涵评价之路,才能够真正推动高等教育评价“指挥棒”功能的改变,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释放更多的新动能。

 

各大高校师资招聘仍用论文衡量科研能力

 

在国家层面和部委层面出台破除“唯论文”有关文件、部分高校取消博士生毕业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和级别要求后,大部分高校进行师资招聘时,论文仍然是主流评价指标。可见,政策的影响收效甚微。

 

2021年,清华大学(985、211、双一流A)华商研究中心研究系列教师招聘条件中指出,申请人应取得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发表权威学术期刊A+优先)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研究系列教师招聘

 

2021年,某双非院校公开招聘中,要求自然科学类博士应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SCI或EI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人文社科类博士应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独著。

 

某双非院校公开招聘博士毕业生

 

 

现行科研评价机制下,我们何去何从?

 

为什么在国家层面和部委层面出台破除“唯论文”有关文件、部分高校取消博士生毕业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和级别要求后,大部分高校进行师资招聘时,论文仍然是主流评价指标?现行科研评价机制下,我们何去何从?

学者掌握了很好的研究方法,而忽略对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做分析,研究成果虽易在西方期刊发表,却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前沿商业世界脱节这是一个不太好的趋势。未来需要引导学者们参与到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和重要研究中去。

另外一个极端是,“破五唯”之下,有不少学术文章看不出分析能力、研究方法论,只是重在强调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

其实,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对真问题去科学理性地做高质量的研究。科学理性的研究方法与强调中国特色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我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打好基础,形成以科学理性的方法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做研究的共识。在国家层面和部委层面出台破除“唯论文”有关文件印发后,大部分高校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情境中,推行职称改革,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评价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

复旦大学开通“青年杰出人才”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门渠道。取得突出业绩的青年杰出人才,申请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不受“代表性成果数量”“任职经历”等方面的限制。

 

复旦大学《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山大学坚持“分类考核”理念,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考核各有重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职称评定中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还坚持分类评价机制、实现多元评价。

 

南京林业大学发布《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教学专长型”是指在教学方面具有“特别擅长的学识、技艺、本领或特殊才能”。学校在对这部分老师进行职称评聘时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重点考察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

 

南京林业大学发布《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

 

 

写在最后   

 

由此可见,部分大学部分类别评估已经开始改革,论文本来的目的应该是传播知识、观点、真理,曾经演变成了评价机制等非常功利的目的。现今,随着教育改革,我国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正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然而,对于在读研究生而言,虽然毕业要求变得宽松,可若想未来继续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敲门砖”依旧是论文。为此,各位科研er应该紧跟国家政策,从自身实际出发,少发灌水文章,多出高质量的代表性成果。了,而是少写“泡沫化”的文章,多做一些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我们鼓励更多的老师做出色的论文,去国际顶刊做编委、主编,提高学术发言权的分量,这其实也是“破五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