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科院分区弃用“影响因子”
2022-07-11 16:59:32 作者:DT新材料 来源:青塔人才 分享至:

7月5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宣告:2022年分区表将只发布升级版结果,分区指标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而是替换为“期刊超越指数”。


此次,可能真得要和影响因子说再见了。

640?wx_fmt=jpe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6月28日,科睿唯安 Clarivate 2022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 JCR )正式发布。不少国产期刊 IF 一飞冲天,有网友打趣:投的时候影响因子甚至不够毕业,现在猛涨 10 倍已经够评职称了。


6月29号,饶毅教授在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发表了对于国产期刊影响因子猛涨的看法:


“在我国好论文继续大量投稿国外的今天,突然一批国内学术刊物的 SCI 分数高于国际著名刊物,除了极少数可能是学术努力的结果,恐怕大多数是用了伎俩、甚至走了歪路。”


影响因子,一场数字游戏


“一个公式无法真正衡量一本期刊的学术声誉”


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并不复杂。以今年为例,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于这个期刊上2019年和2020年所有类型的论文在2021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这本期刊在2019年和2020年发表的Article和Review的数量。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来源:JCR|以期刊 Annual Review of Resource Economics 为例


不难想象,「操纵」期刊的影响因子从理论上看很简单—— 要么让分子变大,要么让分母变小。


但一两年的高影响因子易得,学术声誉的建立,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影响因子不再是分区的决定性因素


此次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升级版构建论文层级的主题体系的方式弥补了基础版本的不足,在升级版分区表中,分区指标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而是替换为“期刊超越指数”。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情报中心用一张图来表现期刊超越指数的优点: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它可以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  一篇超高被引论文拉高整体均数


2.  冷门学科备受冷落


3.  均值指标容易被认为操控


4.  期刊学科交叉性无法体现


超越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200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JCR分区基础版,一般简称为「中科院分区」,分区方式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2019年,开始尝试推出分区升级版。


基础版和升级版有什么区别呢?


1. 基础版是以学科体区分期刊板块,共13个大类,只包括自然科学文章。


2. 升级版是以主题体系区分期刊板块,共18个大类,除了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的文章。

640?wx_fmt=png&wx_lazy=1&wx_co=1&wxfrom=5.jpg

相较于基础版,升级版有3大优势:


1. 学科范畴上,升级版覆盖面更广泛,收录期刊为自然科学期刊(SCIE)、社会科学期刊(SSCI)和ESCI收录的中国期刊 。


2. 学科体系上,采用了论文层级的学科分类,以2020年分区表升级版为例,通过期刊引用关系生成学科结构,参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的学科内涵和外延,设置18个大类,给予基础研究和冷门研究更合理的评价权重。


3. 分区指标上,升级版设计了“期刊超越指数”取代影响因子指标。期刊超越指数,即本刊论文的被引频次高于相同主题、相同文献类型的其它期刊的概率。不易受极端值影响,更能客观反映一本期刊的整体水平。

640?wx_fmt.png

挺期待今年年底的中科院分区表,看看哪些影响因子狂涨的期刊,到底成色几何?当被操控地虚高膨胀的影响因子不再能准确评价一本期刊质量的时候,“唯IF”的现象也要管管了。


是时候该跟虚高的影响因子说再见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