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被引学者数据显示这些国家间和学科间差异
2018-12-18 12:44:58 作者:秦函宇、樊晓杰 来源:科学网 分享至:

    一、“高被引学者”榜单介绍


    当前学界有关“高被引学者”的评估主要有两大榜单。


    一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引用数据,精选发表高被引论文(即在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引文影响力排在前1%的论文)的科研人员而发布的国际范围内的“高被引学者名单”


    ▲ 相关阅读:2018年高被引科学家出炉!大陆高校上榜482人次


    一是爱思维尔(Elsevier)公司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和标准,基于全球最大的同行评议学术论文索引摘要数据库 Scopus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而发布的针对中国高校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两项榜单分别在每年的11月和1月进行数据更新,在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均产生了相对重要的影响。


    科睿唯安于11月27日发布了2018年度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HCR)名单,这也是该名单连续第五年发布。


    今年有全球来自21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跨学科领域的 6078 位科学家入选,其中包括跨学科领域科学家2020人。


    2018年的榜单是针对过去11年(2006-2016)引文数据,使用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排名前1%,遴选农业科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 21个领域中,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也即受全球同行集体认可度最高、最具引文影响力的科研人员。


    本文将基于2018年度高被引学者名单,对国家间差异、学科间差异以及高校间差异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2018年国家对比:美国成为高被引学者榜单最大赢家


    今年上榜的高被引学者分布于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70%来自美英中德澳这五个国家和地区。


    本年度入选榜单总人数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法国、瑞士以及西班牙。前十名国家上榜总数人5027人次,已经占据榜单的82.7%。


    前五名上榜国家的具体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美国高被引科学家数量遥遥领先,高达2,639人次;英国紧随其后为546人次。


    中国大陆入榜人数较去年大幅提高,达482人次,另中国香港入榜50人次,中国澳门5人次,中国台湾20人次。总量与排名第二的英国所差无几,但仍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甚远。


    同时在科研机构中,哈佛大学高居高被引学者数量榜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排名第二,中国科学院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继续强势增长:仅中国大陆高被引科学家就已达到482人次,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其中36人入选2-3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另有206人入选跨学科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包含了中国香港(51人次)、中国澳门(5人次)和中国台湾(20人次)之后,中国高被引科学家达到558人次。然而相较于美国2639总人次的庞大体量,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差距最大的为交叉领域高被引学者的数量,中国大陆比美国少614人次。


    在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空间科学等五个学科内,中国高被引学者均为5人以下。


    表1:入选榜单总人数全球前五名国家高被引专家学科分布情况

1.png

 

    三、近两年国家数据对比:中国唯一没有获得满贯


    不同国家相较于2017年的上榜总数据在2018年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在总量上基本实现了高于3倍的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的高被引学者首次引入了“交叉学科”这一特殊领域,以凸显在多学科领域具有重大影响但在单一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又不足以入选该名单的研究人员。


    跨学科领域的引入,使高被引学者名单突破了传统学科类别的人为壁垒,也使该名单与当今科研发展保持一致。


    除去在今年新增的交叉学科领域新增长的2020人外,在其他21个学科领域中也具有较大增长。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前五名国家中,除中国外其余四个国家在22个学科领域均有高被引学者。然而中国大陆在植物与动物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三个学科内出现了高被引学者空缺的现象需要引起相关学科学者的重视。


    在所有国家中增幅最为突出的为美国,其交叉领域入选的高被引学者总数高达820人,超过该领域总数人的三分之一。


    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材料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空间科学等9个学科领域均实现了0的突破,并位于全球前列。


    在社会科学,微生物学、空间科学三个学科领域除中国外,其他四所高校全部实现0的突破,中国大陆在此三项学科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表2:入选榜单总人数全球前五名国家高被引专家2017年与2018年对比

2.png

 

    四、近两年学科数据对比:跨学科发展趋势迅猛


    从学科角度来看,2017年共对21个学科内的高被引学者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数量统计,2018年增加了交叉学科后共计有22个学科参与了数据统计。


    从入选总人数上来看,共计增长2540人次,增长率超过70%。出去新增的跨学科人数,增长共计520人次,增长率为14.7%。


    入选总人数最多的学科为临床医学,入选人数最少的学科为数学。增长幅度最大的学科为微生物学,增长幅度最小的学科为农业科学,出现负增长的学科有计算机科学和数学。


    计算机科学领域全球共有 96 位学者入选,中国作为计算机领域的全球领跑者共有27人入选。但是计算机科学学科出现56人次的负增长可能与今年在计算机领域采用将会议不计入论文总量的新的计算方法有关。


    表3:高被引学者学科分布总量2017年与2018年对比

3.jpg

 

    五、近两年中国学科数据对比:中国科学院大学超越清北成第一


    中国大陆在本年度高被引学者评选中表现不俗,上榜学者总量占据全球第三名的席位。


    除了在社会科学,微生物学、空间科学三个学科领域中没有学者上榜以外,其他19个学科领域均有中国学者的身影。


    上榜19个学科的机构数与总人数如表4所示。从入围高校数量上来看,交叉学科上榜高校数量最多,上榜人数最多。


    医学领域的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临床医学和免疫学上榜人数最少,各为一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交叉学科这一领域上榜人数最多,为39人。


    表4:中国高被引学者高校与学科分布

4.png

 

    中国高校具体上榜人数与学科分布如表5所示。


    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12个学科领域有高被引学者入选成为上榜学科最多的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紧随其后在9个学科领域有高被引学者入选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在7个学科领域有高被引学者位居第三,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三所院校都有6个学科领域有学者上榜排名第四。


    表5:中国高被引学者具体高校分布

5.jpg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中国腐蚀与防护网http://www.ecorr.org


责任编辑:王元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62313558-806
邮箱:fsfhzy666@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