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刊和研究报告,图表几乎是必备的。图表的设计对于内容的正确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给出几个有关图表修改的“试题”,供作者和编辑朋友参考。
解析和答案:此图表中有10处不规范表达或差错。
(1)附表应改为表1。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第4.1节明确:“只有一幅图、一张表、一个定理时,也应编号为‘图1'’表1'‘定理1’。”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第7.3.3及7.4.2节有类似规定。
(2)表名不完整,缺自明性。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第6.4.1和6.4.2节,GB/T 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第5.3.2和5.3.3节,以及GB/T 7713.3—2014技报告编写规则》第5.3.1和5.3.2节,都明确规定: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图表题、图表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意。本表的题名应改为“不同时期变频自动扶梯与普通自动扶梯年耗电情况比较”,才能表明其含义。
(3)栏目设计有误,第一列不是同类项:表示电梯性能指标的节能率不能与两种电梯类型归于同一类,而应与耗电量归于一类。
(4)词头符号有误。符号k(小写)用于词头,表示因数为103。K(大写)是热力学温度的单位符号。本表的单位应改为“万kWh”。顺便说明一下,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第3.2.2节明确,当组合单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相乘而构成时,可以用中圆点“?”表示,也可以不用中圆点而直接连写(其中间可以留空,也可以不留空)。这就是说,本表的单位“万kWh”不必改为“万kW?h”。
(5)单位符号位置有误。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第7.4.4节明确:表中量的单位相同时应置于表的右上角;表中的单位符号应与量符号在一起并以“量/单位”的形式表示。将表中量的单位置于表名中是错误的。
(6)表中各量的单位不同,应在相应栏的表头中用量与单位的比值来表示量的数值。
(7)初期节能量的数值计算有误,且同类量的有效数字位数不一致,380应为381.0。
(8)同类量的有效数字位数不一致,290应为290.0。
(9)“节能率(%)”应改为“节能率/%”。
(10)表的上下线应为反线(粗实线),其他线应用细实线。
修改前后对比如下:
图1给出了沿行驶方向的列车表面切向力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由图1可知,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列车表面所受的切向力逐渐增大。其中,列车头部和车身所受的切向力为正值,尾部所受的切向力为负值。负切向力反映了列车尾部有逆向力产生,即存在气流漩涡。这些切向力的量值并不大,说明该型号动车的流线型设计较好。
解析和答案:此文稿中有10处不规范的表达或差错。
(1)曲线覆盖率不当。函数曲线的覆盖率要适中,遇到覆盖情况不适宜或不相称时,应视情况改变坐标原点的取值。本图中坐标原点应改为(100,-20),横坐标标值至400,纵坐标标值至80。
(2)坐标轴上误用了表示增量的箭头。只有当坐标轴表述的是定性变量,没有给出具体标值时,坐标轴顶端才应该按增量方向画出箭头;其他情况应该只由标值大小来表述增量的方向,而不应该在给出具体标值的同时,再重复画出箭头标志。
(3)标目未采用“量/单位”的形式。
(4)标目未置于纵、横坐标的中间位置,纵坐标上的标目未竖排。
(5)标值线未置于第一象限内。
(6)图题缺失。
(7)图注未置于图题之上。
(8)“其中,……为正值,……为负值,”此处应断句,因后文的主语已转换。应改为“其中,……为正值,……为负值。”
(9)“负切向力反应了……”应为“负切向力反映了……”。
(10)“切向力”与“切应力”用词不一致。
修改前后对比如下:
图1给出了沿行驶方向的列车表面切向力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由图1可知,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列车表面所受的切向力逐渐增大。其中,列车头部和车身所受的切向力为正值,尾部所受的切向力为负值。负切向力反映了列车尾部有逆向力产生,即存在气流漩涡。这些切向力的量值并不大,说明该型号动车的流线型设计较好。
↓图1给出了沿行驶方向的列车表面切应力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由图1可知,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列车表面所受的切应力逐渐增大。其中,列车头部和车身所受的切应力为正值,尾部所受的切应力为负值。负切应力反映了列车尾部有逆向力产生,即存在气流漩涡。这些切应力的量值并不大,说明该型号动车的流线型设计较好。
2005年世界部分主要矿物的储量、产量及静态保证年限情况见附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能源的国家之一,……到2005年末,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9885亿t,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
解析和答案:此文稿中有10处不规范表达或差错。
(1)原稿数据差错:中国的煤炭储量(9 885亿t)居然超过了世界的煤炭储量(9 842.11亿t)。此差错必须请作者核实后才可改正。
(2)“附表”改为“表1”。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第4.1节规定:“只有一幅图、一张表、一个定理时,也应编号为‘图1'’表1'‘定理1’。”
(3)表格第一栏缺名称。
(4)表格设计有误,纵向和横向不能对应。
(5)量的数值误用矿物名称与单位的比值来表示。矿物储量及产量的单位位置有误。
(6)矿产量的单位应为“亿t/a”。
(7)两项数值计算有误(97应为 79,239应为 293)。
(8)三位以上数值未留空。
(9)有效数字不一致。
(10)表注未置于表内。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7.4.6条规定:“表注应置于表中,并位于表的脚注之前。”
修改前后对比如下:
2005年世界部分主要矿物的储量、产量及静态保证年限情况见附表。……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能源的国家之一,……到2005年末,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9885亿t,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2005年世界部分主要矿产的储量、产量及保证年限情况见表1。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能源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末,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9 885亿t,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有底纹处必须由作者核实后再改正)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中国腐蚀与防护网http://www.ecorr.org
责任编辑:王元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62313558-806
邮箱:fsfhzy666@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3558-8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