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静,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固态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取得多项重大原创性成果。近5年在Nature (1)、Nat. Energy (1)、J. Am. Chem. Soc. (4)、Angew. Chem. Int. Ed. (17)、Adv. Mater. (9)、Nat. Commun. (3)、Chem (1)、Matter (1)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曾获国家级青年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和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等奖励或荣誉。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等20余项科研课题。
先进储能材料与二次电池。
工作作风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国内外学术领域从事创新性研究,已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因研究方向高度交叉性,专业背景视申请者具体情况而定,理论计算、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有储能材料研究背景者优先。
(1)博士后申请者在薪资待遇方面按照吉林大学教职工规定执行,课题组积极推荐并指导优秀候选者申报吉林大学“鼎新学者”博士后支持计划(年薪30万元/年)、国家博新计划(年薪可达58万/年)、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年薪可达48万/年);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可租住吉林大学精装修博士后公寓或吉林省博士后公寓;享受采暖补贴、健康体检;享受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政策;可申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同时,课题组根据研究进展情况提供额外奖励性工作补贴,各个项目资助可按规定累计,课题组资助力度不变。在站期间取得突出成果者待遇可以面议。
(2)博士生申请者同时享受课题组与学校发放的生活津贴,以保障其在读期间安心从事科研工作,成果优秀者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学校唐敖庆奖学金、力旺奖学金、中国一汽奖学金等多种奖项。同时,课题组积极推荐并指导博士生申报“国自然青年学生(博士生)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等项目。
2026年入学博士生1名,博士后≥3人。
xiaoxuewang@jlu.edu.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