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岗位
因实验发展与科研任务需要,现面向国内外诚聘专职教师及博士后。
二、课题组和导师简介
纳米材料与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心组建于2008年,隶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功能聚合物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结构-性能研究为基础,围绕聚合物材料制备与改性、复合材料体系设计、微观形态结构调控等关键科学问题,实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实现成果转化。实验室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验条件等方面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条件保障基本落实到位,目前实验室运行良好。
杨丹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功能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驱动器和传感器中的应用。共发表SCI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在Advanced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75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科技新星交叉合作项目等项目10余项。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20年)、“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北京化工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2022年)、“中国橡胶科技创新奖”(2020年)。担任《物理化学学报》青年编委、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导热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Ocean Engineering》客座编辑、中医骨伤治疗与运动康复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骨伤生物材料学术骨干和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三、应聘要求
1.在海内外高水平院校或科研机构的高分子材料、智能驱动材料、化学、机械、信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有博士后研究经历优先;
2.有良好的科研训练,具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的经历;
3.热爱科研,治学严谨,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主要职责
1.积极参与课题组重大项目申请工作,协助完成在研项目等有关研究工作;
2.协助团队或合作导师指导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3.发表高水平文章或推动成果转化工作,积极申请并承担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五、工作方式及待遇
1.引进人才:依据综合学术能力申请相应级别学校事业编制教师岗位(B类人才、C类人才、青年优秀后备人才等),薪酬和福利待遇按照北京化工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2.博士后:(1)“博学”青年学者:用于引进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其他具有突出业绩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基础年薪税前50万元。“博学”青年学者可突破年限等要求,根据出站考核情况,给以编制留校或按照青年后备或高端人才引进。(2)普通博士后:分为A、B、C三类,基础年薪分别为税前25、20、18万。课题组将根据工作能力和对课题组贡献提供额外补贴。
六、应聘方式
诚邀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加入纳米材料与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成果等相关材料发送至杨丹教授邮箱:danyang@buct.edu.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