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沈阳行”成东北人才强磁场 9223个岗位引全球博士竞逐
2025-05-23 14:17:07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至:

 

5月21日至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举办。这一由辽宁、沈阳倾力打造的面向博士的招才引智平台在22日开幕式当天,收到博士简历27097份,达成初步意向1755人,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人才动力。

海量优质岗位虚位以待

本次活动岗位征集成果显著,东北三省一区620个单位积极响应,共发布博士岗位9223个。

在高等院校方面,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74所知名高校提供了4428个岗位,广泛覆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42个前沿领域。这些高校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博士们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空间。

科研院所也不甘落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等31家科研院所提供了智能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的409个岗位。这些科研院所专注于前沿科技研究,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专业的研究团队,吸引了众多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的博士人才。

知名企业同样踊跃参与,沈飞集团、鞍钢股份等80家央企提供584个岗位,芯源微电子、蒙草生态等26家上市公司提供323个岗位。各用人单位不仅为广大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还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岗位平均年薪达到23.5万元,有近千个岗位年薪30万元以上。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招聘负责人孙惠超介绍说:“我们的部分岗位年薪能达到30万元左右。博士都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希望能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资源,发挥他们的优势。金属研究所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研团队,能够为博士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信在这里能实现自身价值

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张彦淑表示:“沈阳是一个很有烟火气、很适合生活的城市,我的职业规划是希望能根据专业留在高校工作。我了解到沈阳的高校在区域经济学领域有很多研究项目,与我的专业方向十分契合,所以非常期待能在这里开启我的职业生涯。”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姜晨的研究方向是供应链,他说:“东北的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就业岗位和机会也很多。这里的产业环境能够为我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自身价值。”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许文杰家乡在河北,他说:“我希望能留在沈阳建设大美辽宁。沈阳的发展潜力巨大,在就业和生活方面都能提供很好的保障。”

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槐博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才、技术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参加‘博士沈阳行’这种高端的人才招聘活动,是我们吸纳优秀人才的快捷通道。公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优秀的博士人才加入,共同推动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五大亮点 打造人才交流盛会

突出精准对接

辽宁省14个市、沈抚示范区及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协同发力,620家用人单位提供9223个岗位,397家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现场设展,来自国内外663所高校的博士齐聚沈城,打造精准引才聚才的“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人才与岗位的匹配效率。

突出创新创业

30家重点双创企业、42家投资机构参加活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30个项目开展创新创业路演,促进博士与双创载体交流合作、协同创新,为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创业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突出重点领域引才

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需求,开展辽宁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高端学术交流和项目对接,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兴业成长,为东北的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关键的人才支撑。

突出创新生态和城市综合展示

设计了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6条调研路线,邀请博士走进宝马铁西工厂、辽宁材料实验室、东北大学等企业、院所、高校实地调研考察,近距离感受沈阳一流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创新创业场景,让博士们更直观地了解沈阳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氛围。

突出贴心服务

活动为博士配备服务专员,提供全程保障。开通数字化平台,整合岗位匹配、长效跟踪等服务,实现“一次参与,持续链接”,让博士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便捷高效的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