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张鑫 通讯作者:张瑞永、段继周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DOI: 10.1016/j.jmst.2024.04.052 01 全文速览 光催化抗菌防污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微生物污染防控手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光催化抗菌防污的原理,包括光诱导电荷载流子转移、主要活性氧(ROS)种类以及光催化剂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总结了氧化应激、光热、压电和摩擦电效应等实现多模式协同抗菌防污,以及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如TiO2、ZnO、CeO2等)在光催化抗菌防污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提出了提升光催化抗菌防污技术实际应用性能的策略,讨论了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02 研究背景 细菌污染和海洋生物污损是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环境和人类健康。在海洋工业中,生物污损会导致船舶燃油消耗增加、工程结构损坏及核电站排水管堵塞等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微生物污染还可能引发疾病传播,威胁人类健康。传统防控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成本高、效果有限、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03 本文亮点 本文全面总结了光催化抗菌防污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光催化抗菌防污的多种机制,如氧化应激、光热效应、压电场效应和摩擦电场效应等。对不同类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抗菌性能和改性策略进行了系统归纳,为设计新型高效光催化抗菌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本文还深入分析了光催化抗菌防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回收利用以及对不同微生物的抗菌效率等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04 图文解析 图1 光催化抗菌机制示意图:ROS攻击细胞膜并破坏DNA。 图2 光热抗菌机制示意图:基于光动力(PDT)与光热(PTT)协同作用的抗菌治疗。 图3 压电光催化抗菌示意图:压电光催化效应用于细菌的直接机械破坏。 图4 摩擦电催化抗菌示意图:压电场效应和PDT联合抗菌。 05 总结与展望 (1)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回收利用是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需要开发更稳定、易于回收的光催化剂载体或固定化方法。 (2)深入理解光催化抗菌的机制,特别是光催化剂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因素对抗菌效率的影响,对于优化光催化剂的设计至关重要。 (3)开发新型光催化抗菌材料和复合体系,提高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和量子效率,以实现更高效的太阳能利用。 (4)探索光催化抗菌技术在不同环境和应用场景中的适应性和效果,如海洋防污、医疗消毒、食品保鲜等领域,推动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05 作者介绍 06 引用本文
Xin Zhang, Shijun Zhang, Krishnamurthy Mathivanan, Ruiyong Zhang, Jie Zhang, Quantong Jiang, Wolfgang Sand, Jizhou Duan, Baorong Hou,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in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of photocatalytic sterilization: A review, J. Mater. Sci. Technol. 208 (2025) 189-201.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