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王立平所长团队撰写发表在《中国表面工程》2024年第37卷第6期的综述论文,题为“固体润滑涂层理论研究:从经典模型到量子力学计算”。 以层状材料为代表的固体润滑涂层如石墨、二硫化钼(MoS2)等具有极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速率,是当前优异的润滑材料。但是,摩擦作为典型的表界面过程,固体润滑涂层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例如湿度等。由于试验方法在原位实时检测摩擦界面动态演变过程时会遇到极大的技术挑战,理论计算研究在揭示材料润滑行为和机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王立平所长团队在《中国表面工程》2024年第37卷第6期发表综述论文《固体润滑涂层理论研究:从经典模型到量子力学计算》,从经典的理论摩擦分析模型出发,在回顾这些模型构建思路的基础上,总结目前常用的原子级理论研究方法,包括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第一性原理静态势能面计算以及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并且强调量子力学方法(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探索涉及复杂电子相互作用摩擦问题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基于自由能微分提出一种有效的 AIMD 模拟方法来精确模拟界面滑动过程,从而揭示摩擦性能演变的电子级起源。该方法还可以很好地结合机器学习力场加速,大幅增加模拟尺度并减少模拟时间。研究结果对理论模拟方法的总结和展望将有助于未来更好地探索材料在复杂环境下的微观润滑机制,并指导设计高性能润滑涂层。
01 引用格式
02 论文创新点 03 重要结论
04 课题组简介 论文主创 郝宇 2023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23年7月~至今于宁波材料所从事博士后工作,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合作导师为黄良锋研究员和王立平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苛刻环境下二维涂层性能演变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黄良锋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任职研究员岗位。2006年于东北大学取得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2015-201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拟方法揭示苛刻环境下合金及其防护涂层的氧化和腐蚀行为。 王立平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所长,兼任浙江省科协副主席、宁波市市委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极端环境使役材料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研制的系列特种功能防护涂层材料在海洋工程、航天航空、核电等领域成功应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获 2016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20 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和 2020 科学探索奖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官方微信
《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 投稿联系:编辑部
- 电话:010-62316606
- 邮箱:fsfhzy666@163.com
- 腐蚀与防护网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