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机理:贫Cr理论、阳极相理论、晶界吸附理论
2021-08-19 09:58:06 作者:小南点 来源: 工业小南点 分享至:

4.2.4 晶间腐蚀机理


晶间腐蚀和其它的局部腐蚀(如点腐蚀和缝隙腐蚀)不同,除和腐蚀电化学的原因有关外,更主要的是与材料的金属学问题相关,晶间腐蚀涉及晶界结构、元素的固溶特点、沉淀析出过程以及固态扩散等金属学问题。必须把腐蚀电化学理论和金属学知识结合起来研究晶间腐蚀的理论、预防和抑制措施。


多晶体的金属和合金的晶粒和晶界存在以下不同:晶界处的原子排列混乱,应力集中、位错和空位等在晶界处积累,溶质、各类杂质元素(如S、P、B、Si和C等非金属元素)在晶界处富集,甚至析出沉淀相,从而导致晶界与晶内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出现差异;处于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时,晶界和晶粒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特性。在晶界和晶粒构成的腐蚀微电池中,晶界为阳极,晶粒为阴极。


基于晶界与晶粒的差异,发展了贫Cr理论、阳极相理论和晶界吸附理论来解释材料的晶间腐蚀。


01 贫Cr理论


贫Cr理论适用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由于材料中的C元素在随后的热处理及焊接过程中,总会有第二相的溶解和沉淀问题。在晶界处,C与Cr形成碳化物析出,碳化物以Cr23C6(奥氏体钢)和(Cr,Fe)7C3(铁素体钢)为主,降低了晶界及附近的固溶Cr含量,在晶界及附近区域形成贫Cr区。


当晶间贫Cr区内Cr质量分数低于12%时,意味着在腐蚀介质中贫Cr区处于活化状态,而非贫Cr区处于钝态。贫Cr的晶界为小面积的阳极,非贫Cr的晶内为大面积的阴极,形成小阳极-大阴极的腐蚀微电池,导致晶界快速腐蚀,图4-26。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图4-26  晶间腐蚀贫Cr理论示意图


02 阳极相理论


当超低碳不锈钢,特别是高Cr、Mo钢在650-850℃受热后,晶界σ相析出并溶解,在强氧化性介质中仍会产生晶间腐蚀。原因是在晶界形成了由FeCr或MoFe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σ相,或TiC、NbC 等,在强氧化性介质条件下,σ等相发生严重的选择性溶解。


晶间腐蚀可以分别产生在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HAZ)、焊缝或熔合线上,在熔合线上产生的晶间腐蚀又称刀线腐蚀(KLA)。从含Ti、Nb稳定化元素的不锈钢在强氧化介质中的刀线腐蚀发生的部位来看,在熔化焊接时,这个部位曾加热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不仅M23C6已全部溶解,而且这类不锈钢中的TiC或NbC也已全部溶解。在第二次加热时,这些碳化物都会沉淀,并且都易于沿晶界进行,在强氧化性介质中,这种晶界沉淀的MC可以被溶解。


03 晶界吸附理论


杂质原子在晶界富集,超低碳不锈钢在强氧化性介质中(如硝酸加重铬酸盐)中也会出现晶间腐蚀,是由于P、Se和Si等在晶界富集,使得晶界的电化学特性发生了改变。


这3种理论并不相互抵触,而是相辅相成的,实际上都是晶界区在腐蚀电池中为阳极,晶粒为腐蚀阴极,因而晶界、相界产生选择性溶解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