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海学院零零后团队研发新型耐海水侵蚀材料,为铝合金穿上隐形铠甲
2025-08-08 17:17:50 作者:腐蚀与防护 来源:腐蚀与防护 分享至:

 

近日,广州航海学院传来突破性科研成果:该校00后本科生冯基桉带领团队研发的微米 - 纳米级一体化防腐耐磨技术,成功攻克铝合金在海水极端环境下的侵蚀难题,为海洋工程材料防护领域带来创新方案。

铝合金凭借轻质高强度、优异导热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跨海大桥结构件、深海机器人外壳等海洋装备。但在深海高盐、高压环境中,其耐蚀性与耐磨性短板显著——涂层一旦出现微裂隙,海水会快速渗透侵蚀基体,直接导致设备失效。



受潜艇多层舱壁缓冲结构启发,研发团队创新设计 "三层防护体系":微米级氧化陶瓷层提供基础硬度支撑,纳米自润滑固化层吸收磨损冲击,改性硅烷钝化层形成化学侵蚀屏障。经过三年技术攻关与千余次微弧氧化、纳米封孔对比试验,该涂层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结合强度大幅增强,摩擦系数降低30%,耐磨性能提升2000倍,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6个数量级,盐雾测试耐受时长超12000小时。在深海模拟器测试中,样品经192小时连续 "潜航" 仍保持结构完好。




目前,这项技术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深潜器外壳、深海机器人机械臂等应用场景测试中,涂层不仅实现15%的减重效果,更在海水浸泡磨损与高压交替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团队计划推进涂层生产线建设与产品工艺包开发,未来将把该技术从海洋领域延伸至各类腐蚀—磨损共存的极端工况。

这项由青年科研力量主导的创新成果,不仅彰显我国海洋材料技术的自主研发实力,更为海洋工程装备的长效防护提供了新路径。随着技术落地转化,有望成为中国海工涂层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为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