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AFM:金属有机纳米片凝胶,实现分子“智能捕放”
2025-07-11 15:05:47 作者:本网发布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分享至:

 金属有机凝胶(MOGs)因其可调控结构和本征多孔性备受关注,但传统制备依赖复杂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MOF)晶体交联或聚合物辅助过程。金属有机纳米片(MONs)作为二维多孔材料,虽在催化、分离等领域广泛应用,却鲜有研究将其转化为凝胶态。此前仅有文献偶然提及锆基MONs(Zr-BTB)在成膜过程中出现类凝胶行为,如何实现MONs的稳定凝胶化并发挥其二维特性,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挑战。

南京邮电大学Tan Jiangtian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Jonathan A. Foster教授合作,通过简单离心法将单层Zr-BTB纳米片(厚度≈1.5 nm)转化为分级多孔凝胶。该凝胶具备快速自修复性、可挤出成型能力,并能冻干为自支撑气凝胶。研究首次实现基于分子尺寸与电荷的“选择性装载-差异释放”:离心法可快速均匀装载带电分子(效率达65-77%),而释放实验证实中性小分子6小时即扩散完毕,大分子需18小时,带电分子则需长达两周。这种“智能捕放”机制为药物递送、环境修复等应用开辟新路径

凝胶制备与特性解读

研究以溶剂热法合成单层Zr-BTB纳米片(图1a-e),其比表面积达360 m²/g,在水中带正电(zeta电位+30.6 mV)。离心实验意外发现:当纳米片在乙醇中浓度达≈1.5 wt.%时,底部溶剂被固定形成凝胶(图2a)。此现象在丙酮、甲苯乃至水中均复现成功,且凝胶经振荡破坏后可迅速自愈(图2d)。流变学测试证实其固态特性(储能模量G' > 损耗模量G''),但在高剪切力下可液化,便于通过针头挤出“MON”字样(图2g)。冻干后的气凝胶呈现纳米片交错形成的微米级大孔网络(图2f),为分子输运提供分级通道。

图1 a) 锆基金属有机纳米片(Zr-BTB MONs)合成示意图:四氯化锆(ZrCl₄)与1,3,5-苯三苯甲酸(H₃BTB)在甲酸/水/DMF混合溶剂中120°C反应24小时。 b-e)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单层Zr-BTB纳米片厚度≈1.5 nm(对应图b形貌图,c高度图,d截面高度分析,e统计厚度分布)。 

图2 a) 离心法(左)与溶剂蒸发法(右)制备Zr-BTB凝胶流程。 b) 离心法制备的乙醇凝胶/水凝胶/甲苯凝胶的频率扫描流变测试(固定剪切应变0.1%):储能模量G' > 损耗模量G'',证实凝胶态。 c) 应变扫描流变测试(固定角频率1 rad/s):高应变(>10%)下G' < G'',凝胶转变成液态。 d) 水凝胶自修复行为验证:应变在0.1%与100%间切换时模量快速恢复。 e) 室温干燥水凝胶的扫描电镜(SEM)图像:纳米片褶皱堆叠。 f) 冷冻干燥水凝胶所得气凝胶的SEM图像(更多图像见附图S11b-f):纳米片交联形成微米级大孔网络。 g) 亚甲蓝(MnB)染色的水凝胶经注射器挤出成型为"MON"字样。 

离心法革新装载效率

传统浸泡法需72小时才能将染料分子装载入凝胶,而离心法仅需1小时(图3a)。关键在于利用纳米片悬浮态的高比表面积:带电分子(如负电甲基橙MO、正电亚甲蓝MnB)通过静电作用高效吸附(装载率>65%),中性分子则几乎不被捕获(图3b)。水凝胶实验中,离心法使MnB均匀分布(图S30),而浸泡法仅表面着色(图S31),凸显离心法对强相互作用分子的装载优势。

图3 a) 离心法与浸泡法装载五种分子的效率对比(误差棒n=3):带电分子(MnB, MO, BBG)装载率>65%,中性分子(T-Ane, CBZ)<5%。 b) 离心法选择性装载示意图:带电分子通过静电作用高效吸附于纳米片。 

 “渔网机制”调控差异释放

释放实验生动诠释了分级孔结构的智能筛选功能(图4a):

· 小分子穿网而过:中性小分子反式茴香脑(T-Ane,0.43 nm)可穿过纳米片自身微孔(0.54 nm),6小时即达释放平衡;

· 大分子绕行受阻:较大中性分子卡马西平(CBZ,0.67 nm)需绕行纳米片曲折路径,释放耗时增至18小时;

· 带电分子静电捕获:带电分子因与纳米片静电粘附释放极慢,负电分子MO和BBG需两周才达平衡(图4c)。这种逆于传统多孔材料(小分子滞留更久)的释放规律,首次在凝胶中实现“小分子快出、大分子/带电分子缓释”的精准控制。

图4 a) "渔网"假说示意图:小分子穿纳米片微孔(蓝色箭头),大分子绕行曲折路径(橙色箭头),带电分子静电吸附(红色箭头)。 b) T-Ane(小中性)、CBZ(大中性)、MnB(带正电)的释放动力学:T-Ane 6小时达平衡,CBZ需18小时,MnB需34小时(插图为MnB凝胶释放前后对比)。 c) 带负电分子MO与BBG的释放动力学:需约两周达平衡。

应用展望

该研究开创了将可调谐二维材料转化为凝胶态的新范式。Zr-BTB凝胶兼具加工性能(可注射成型)与独特分级筛分能力:纳米片本征微孔实现分子尺寸选择,凝胶大孔提供扩散路径,静电作用调控电荷依赖性释放。初步实验表明该策略适用于多种锆/铪基纳米片,未来有望在农药分层控释、多药物序贯输送、污染物选择性捕获等领域实现突破,为分离科学与生物医学提供新一代智能材料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