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和造成环境较大破坏的区域)识别
2021-08-23 10:40:11 作者:工业小南点 来源:石油管道 分享至:

一、管道泄漏事故后果


不同介质管道泄漏事故后果


1、原油、成品油管道:


●环境污染


●人员伤亡:池火、蒸气云爆炸等


2、天然气管道:


●人员伤亡:喷射火、蒸气云爆炸


二、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兰郑长渭南支线成品油管道泄漏事故


●事故经过:


2009年12月29日,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泄漏柴油147立方米,部分渗入土壤并进入赤水河,导致渭河大面积污染,黄河三门峡上游水质石油类污染物超标。调查组认定该起事故为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抢险现场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保护不力。


(2)间接原因:


管理层对支线投产未重视,对于未投工程疏于管理;


对高后果区未有效识别,风险评估不到位;


赤水河距渭河只有2公里,渭河距黄河不到60公里。管道运营方对后果严重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更没有任何措施。


事故前期处置不当、信息迟报漏报。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特定场所:


2017年贵州晴隆“7.2”事件,管道附近有两个特定场所:一个是管道正上方的四层楼建筑。一个是230米外的农贸市场。应识别为高后果区。


三、高后果区识别


1、哪些地区的管段不能发生事故?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人口密集区


●水源、江、河、湖泊等


●特殊地区


泄漏事故发生在非高后果区、高后果区,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高后果区概念:


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s, HC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和(或)造成环境较大破坏的区域。


HCA典型的两类高后果区:


◆人口密集类


◆敏感环境类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占比一般比输气管道高: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输油管道18%是HCA;输气管道12%是HCA


高后果区与高风险段的区别:


高后果区识别与管道风险评价两项工作是递进关系。这两个环节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高后果区识别时主要考虑管道泄漏后对周边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基于识别准则,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政府往往更关注高后果区。


管道风险评价时考虑泄漏后果时,还需要考虑泄漏后的管道停输影响和财产损失,并一般采用半定量的方法或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所以考虑的更全面、更有深度,也复杂很多。管道企业往往更关注高风险段。


下列哪些可能是高后果区因素?哪些是管道的威胁因素?


▲高后果区因素:


河流、建筑物、公路、加油站、铁路


▲威胁因素:第三方施工、地质灾害、环焊缝缺陷、腐蚀缺陷、建设期形成的划痕


那么第三方施工区域是否为高后果区呢?不一定。


高后果区是指管道如果发生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和(或)造成环境较大污染的区域。它随着管道周边人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高后果区的识别只跟管道周边的人口和环境有关,只关注如果管道发生泄漏后对周边人员及环境的影响程度。所以,在高后果区识别时,其识别项只是管道附近的人口、河流、高速公路等识别项,并不包括“第三方施工”。第三方施工只是管道的威胁因素。


高后果区识别的必要性:


长时间的停输影响和巨额财产损失区域为什么不列为高后果区?


高后果区识别主要识别的是管道可能对外界公众产生的危害。停输影响和巨额财产损失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产生的影响,一般对公众产生的影响较小,不列入高后果区。


自己管道的输油气站场不应列为高后果区。


为什么进行高后果区识别?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国外做法—非常重视高后果区识别


“高后果区识别是进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首要步骤”


——美国CFR192,195


“管道运行商要在高后果区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


——美国《2002-管道安全改进法》


美国管道完整性管理做法:主要针对高后果区!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2、管道安全本身的需要


发生在高后果区的事故,是不一样的!


政府监管的角度,非高后果区事故一般是企业内部问题,高后果区事故则是属于政府职责。


3、实施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环节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4、变化的过程,是管道时效特性的体现


高后果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管道两侧人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管道运营商应定期重新收集相关数据,对所辖管线两侧的高后果区重新识别 。


 管道运营期周期性地进行高后果区识别,识别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18个月。当管道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及时进行高后果区更新。


——完整性管理规范强制条款


5、政府监管要求


 2017年12月13日安监总局等八部委文件:


突出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径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油气输送管道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充分考虑油气输送管道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依法加强涉及大口径、高压力油气输送管道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核,认真管好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存量,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增量。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四、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1、高后果区识别参考文件


GB 32167-2015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长输油气管道》


Q/SY 1180.2-2014 《第2部分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


SY/T 6975-2014《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实施指南》


SY/T 6621-2016《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

微信截图_20210823110217.jpg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GB 32167《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4.4 在建设期开展高后果区识别,优化路由选择。无法避绕高后果区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5 管道运营期周期性地进行高后果区识别,识别时间间隔最长不超过18个月。当管道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及时进行高后果区更新。


4.6 对高后果区管道进行风险评价。


6 高后果区识别


6.1识别准则


6.2 高后果区识别工作的基本要求


6.3 高后果区的管理


6.4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2、高后果区相关概念


①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s,HCAs)


●定义: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和(或)造成环境较大破坏的区域。


●特点:管道周边人口和环境的变化,高后果区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高后果区内的管道是实施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的重点管段。


管道运行公司应结合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计划,以期达到投资效益的最优化。


②地区等级


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 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按划定地段内的户数划分为四个等级。


1)一级地区:户数在15户或以下的区段;


2)二级地区: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3)三级地区: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密区;


4)四级地区:系指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


③特定场所


除三级、四级地区外,管道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潜在地区。


特定场所Ⅰ——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监狱、商场或其他具有难以迁移或难以疏散人群的建筑区域;


特定场所Ⅱ——在一年之内至少有50天(时间计算不需连贯)聚集30人或更多人的区域。例如集贸市场、寺庙、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剧院、露营地等。 


3、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分级标准(GB32167-2015)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识别高后果区时,高后果区边界设定为距离最近一幢建筑物外边缘200m。


2、高后果区分为三级,Ⅰ级表示最小的严重程度,Ⅲ级表示最大的严重程度


GB32167中高后果区分级的用法——用于在役管道完整性评价压力试验当中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潜在影响区域(PIZ,Potential Impact Zone)


定义:管道泄漏可能使其周边公众安全和/或财产遭受严重影响的区域


计算公式: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当输气管道长期低于最大允许操作压力运行时,潜在影响半径宜按照最大操作压力计算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天然气管道常见管径、压力与潜在影响半径的关系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如何开展高后果区识别?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法


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


现场识别划分


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


基于卫星地图定位划分的方法是将管道在卫星地图中进行标记,利用地图软件以管道为中心在两侧按照高后果区识别的要求划分带状图,通过对带状图中的建构筑进行识别划分高后果区。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管道数据资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管道地图影像应为近一年内影像,以保证管道沿线信息准确性;


地图影像可以为航拍图、遥感图或采用公开的地图(如google底图)


具备准确的管道中心线数据,管道中心线经校核确认与现场相符合;


管道三桩数据准确,叠加到地图中的三桩位置与实际位置一致。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现场识别划分


现场识别划分是指管道巡护人员在管道巡检过程中使用激光测距仪判断建构筑物与管道的间距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后果区的识别及划分工作。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室内准备→现场识别→结果汇总


管道位于山区时,测量与管道未处于同一平面的建构筑间距时应考虑俯仰角对直线距离进行修正后得到水平间距,现场识别时按照使间距最小化的考量选取角度。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高后果区识别方式


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示意图: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高后果区识别汇总表


高后果区识别结果分类统计表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高后果区识别数据填写要求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1)高后果区编号:按照单条管道顺气流方向进行顺序编号;


(2)识别或更新时间:按照“XXXX/XX/XX”的格式填报,时间以审查日期为准,应每年至少更新1次;


(3)识别依据:统一为“GB 32167-2015”;


(4)高后果区起点、高后果区终点、高后果区长度:均填报数字或者桩加偏移量,按照单条管道顺气流方向确定绝对里程。


(5)地名:填写详细地名,具体到村社。


(6)高后果区特征描述:首先明确高后果区等级,其次明确是否为三、四级地区,简单描述管道的在该地区中的位置(从中穿过、邻近靠形等),然后描述该区域中受到影响的特定场所及其与管道的间距。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D.1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概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本次高后果区识别工作情况概述,包括识别单位、方法、日期等;


2) 管道参数以及信息的获取方式;


3) 管道周边人口和自然环境情况;


识别结果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高后果区管段识别统计表;


高后果区管段长度比例图;


3) 减缓措施;


4) 再识别日期。


注意事项:


应用三、四级地区来识别高后果区时,是管道两侧各200m范围来判定的,不是潜在影响半径;


部分不符合“管径大于672,且压力大于6.9”的管道周边的特定场所采用了潜在影响半径来识别,应按照“其他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来识别;


高后果区长度填写错误、未进行分级等;


高后果区的合并与拆分:当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50m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管理,避免出现高后果区过于琐碎的情况。


当出现连片的区域,为方便管理,可按道路或里程桩界限断开。


工厂、车站等人群高度密集场所,按固定场所对待,一看建筑层数,二看人员聚集数。


确定是否为高后果区时,可以将工厂内的人数折算为户数,一般来讲,折算的比例是每3个人折算为1户(根据GB50028-2006中条文解释的定义)。


若管道周边存在临时建构筑物并有短期聚居人员的场所,且管道发生泄漏后,可能影响这些短期聚居的人员,当超过150人时识别为高后果区,按照3人/户,也就是超过50户聚居的就应当识别为高后果区,对于建构筑内没有人员居住的,不宜计算在内。


此外,如果厂房特别密集,可直接按照地区等级划分标准划定为4级地区。


南方很多四层的居民楼,不应识别为一般意义上的四层楼,四层楼就是一户居民,3人左右,应正常识别为一户。


五、高后果区的管控


高后果区管理要求(国标)


对高后果区管道进行风险评估(完整性管理规范强制条款)


在建设期开展高后果区识别,优化路由选择。无法绕避高后果区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建设期识别出的高后果区应作为重点关注区域。试压及投产阶段应对处于高后果区管段重点检查,制定针对性的预案,做好沿线宣传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运营期间应将高后果区管道作为重点管理段。


应定期审核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案以确保高后果区段完整性管理的有效性。

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风险减缓建议措施

微信截图_20210823104626.jpg

针对失效后果:


a、巡线;


b、安装泄漏监测系统;


c、手动阀室变更为RTU阀室;


d、增设截断阀室;


e、改线;


f、可燃气体检测;


g、喊话装置;


h、应急准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