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业,让政策“热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2015-09-10 10:53:37 作者:本网整理来源:

    对于中国船舶行业来说,当前最大的热点,无疑应是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被誉为中国版“工业4.0”的规划提出,我国要大力推动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其中之一即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若把《中国制造2025》对船舶行业的青睐比作“热能”,那么,中国造船人应在欣喜之余认真思考:全行业应如何发力,才能让政策“热能”切实转化为巨大的发展“动能”,以实现规划所说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中国制造2025》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困境,指出了我国制造业的诸多软肋。与其比对可以发现,我国船舶行业恰正处于越南、印度、菲律宾等造船“后进”与日韩、欧美企业的“双向挤压”中;作为我国制造业中较早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船舶行业尽管在产品质量、打造国际品牌、自主研发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在自主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信息化水平、生产***业等方面仍有不少瓶颈亟待打破,只有在这些方面改变现状,才有望实现对日韩、欧美同行的“弯道超车”。

 

    企业强则行业强。当前,在国际船舶及海工建造市场,日本、韩国、新加坡企业是我国船企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船舶及海工配套领域,欧美企业仍是行业的领跑者。与其对标可以发现,在船舶建造领域,我国船企在常规船型的绿色、环保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日本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一些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还需提速。在海工装备建造领域,我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海工船及钻井平台细分市场,与韩国及新加坡同行相比,我国船企在船型、海洋平台自主设计、批量生产方面还需继续努力。在船舶及海工配套领域,我国的配套设备国产化率依然较低,尤其是在核心设备方面往往受制于欧美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在配套服务领域也一直存在短板。不仅如此,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生产效率低下对我国船企的“掣肘”效应越来越明显。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对于船舶行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要成为引领世界造船业发展的造船强国。而这也正是中国造船人多年来的梦想。要梦想成真,就必须戮力奋斗。我国船企惟有针对制约自身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步伐,才能切实提高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抢占船舶行业新一轮的竞争制高点。


责任编辑:曾祥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电子期刊》征订启事
投稿联系:编辑部
电话:010-82387968
邮箱:ecorr_org@163.com
中国腐蚀与防护网官方 QQ群:140808414

 

    注:本稿为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