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不上职称”的高校,博士生抢着应聘
2023-12-11 14:22:27 作者:社科学术圈 来源:社科学术圈 分享至:

 

前段时间,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相继公布本年度的立项结果,与“课题、职称”等有关的话题再一次引起科研学术圈的讨论。最近,一篇名为“中了基金也评不上职称”的交流帖在社媒平台上刷屏,引起一阵哗然。

 

“中了基金也评不上职称,要看教学,要看学生工作,要看有没有行政职务,要看资历有多久......”

 

图源:网络

 

“青椒”评职称,究竟有多难?他们的待遇如何?又累又卷的高校,怎么就成了博士们眼中的“香饽饽”?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聊一聊“高校青椒”那些事儿。

 

#1

 高校评职称究竟有多难

最近几年,硕博持续扩招,高校招聘过程中由于人才过剩形成“买方市场”,已是铁板定钉的事实。

 

“10年前我研究生毕业,经过竞聘进入一家高校任教,那个时候学校里的博士非常少,也很珍稀,并且评职称非常容易,每年名额都宽裕,也没有什么压力。再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招来了很多的博士,先是211,后来就是985,再后来就来了中科院,现在又来了海归派,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知乎“职称评定”的话题下,一位教师的真实经历与感受。

 

十年间风云变幻,过去那一辈的导师甚至可能都不需要自己发SCI,如今人才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文章、项目、专利、专著,还有各种奖项和学科竞赛......今年不跟紧步伐追赶评定要求,明年还不知道政策会怎么变。

 

五年前教育部开展“破五唯”行动,也依旧抵挡不住“压力有增无减”的必然趋势,青椒们被大量量化指标所困,高校的工作依然以科研为导向。“过去数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现在数国家级课题。”拿下「国社科」「国自然」等动辄几十万资助的国家级基金项目,不仅成了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步,更是成了青椒们评副高的关键一步。

 

曾经某学术网站曾发起一项投票:有多少高校是要求国基才能评职称,省级基金算数吗?结果有68%的人表示必须要有国基。

 

 

然而,多少青年教师日夜奋战、熬夜脱发,带着学生实验开会、闭关写本子,结果却还是折戟,国基申请成功率之低,让基金落选成为多数青椒职业生涯的必经之旅。况且一个让人倍感忧虑的大趋势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率逐年走低——相比2021年的16.51%和2022年16.41%,2023年的总体资助比例下跌至16.03%。

 

国基不仅普遍难拿,即便是过关斩将最终拿下,也会因为严重行政化的流程和复杂的申报条件、以及各部门的层层关卡等压力,使其很难成为职称评审的通关绿卡。

 

没有国基、评不上职称的青年教师,困在了35岁门槛。

 

一般来说,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的年龄限制为35周岁,在这之前拿不到青年基金不仅影响当下的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审,对于后续申请其他项目和科研经费也非常不利,一步落步步落,进而被“边缘化”,最终在“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下校内转岗或者重新求职,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图源 |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当下随着博士生“延毕潮”愈演愈烈,博士生毕业时年龄普遍都在30岁以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可供他们“失败”的机会并不多。一对定居在大城市的青椒夫妇,几年前购置了一套房产,每个月房贷14000,夫妻双方只能一个人的收入用来还贷,另一个人的收入用于生活,很是拮据。一边是任务量庞大的备课、课题、论文,一边是经济压力之下不得不做的校外兼职,工作量增多伴随着的是科研时间被挤压,形成恶性循环。

 

这并不是孤例,某高校青椒说,“如果没有‘青年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优青’之类的头衔,那学校所能给予的工资实际并不高,即使是985高校,若不算上住房补贴和各项津贴,一位青椒一个月到手的工资也就是6000元~9000元。而如果要在大城市买房,对于家庭而言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说到这儿,我们来接着聊聊承受着如此大职称压力的“青椒”们,待遇究竟如何。

 

#2

 青椒待遇究竟如何

一直以来,高校老师的工资都始终是个谜。

 

一方面,坊间一直流传着高校教师时间自由、工作轻松、福利丰厚的传闻,“上百万的科研经费”“几十万的安家费”“入职分配福利房”等等让高校教师这份职业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神;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又让我们看到无数高校老师“哭穷比惨”,“副教授月薪4700”“工资不如应届毕业生”......高校青椒,待遇究竟如何?

 

从各校的招聘计划可以看出,如今的高校市场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上海某211生化环材专业的高校讲师,薪资每月平均下来只有7000多,还是“非升即走”;也有深圳高校为了引进人才,提出年薪60万的「百人计划」招聘项目......

 

无论是地域、省属市属等外部差异,还是校内不同专业、入职是否有帽子等内部差异,都反映了这不是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问题。

 

图源 | 深圳观察

 

前段时间,一位文科在编讲师在社媒平台上发布视频,分享自己在高校的收入,引得评论区纷纷表示“太真实了”,我们得以窥见普通高校青椒较为客观的收入情况。

 

一般来说,青椒的职称偏低,基本工资普遍不高,年底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及科研工作有2-3万的年终奖;安家费就是入职时的“一锤子”,科研经费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新入职的博士这两笔费用均在5-10万不等;公积金每月大概1700多元;不存在“分配”福利房,但是可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入。总的来说,一位文科青椒一年的工资收入大概在12-13万左右。

 

今年10月,宁波某二本院校开出博士110万元的安家费,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讨论。乍一看这个数字着实诱人,但细看其中的规定却发现这笔钱不仅是分批次发放,考核要求还相当严苛,被网友嘲讽“堪比拿诺贝尔数学奖”。

 

总之在当下的高校市场,绝大部分普通青椒的收入大概是我国二线城市白领的平均收入水平,而那些高收入群体也必定背负着更多的科研任务、更高的学术要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近些年一个总体的趋势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与收入并不成正比,并且近期各个地区都出现了“教师自爆降薪”的情况。“兰州降了一两年了,大概百分之十五”“十三薪和文明奖没了”“岗级津贴只有三千多一个月”“绩效降了”......一位IP定位在山东的教师甚至表示“平均一年降4万”。

 

图源 | 小红书截图

 

我们尚且不知道降薪的风会不会吹到全国各地,但在“学术象牙塔和学术流水线”之间反复挣扎、自嘲“学术民工”的青椒,面临的不仅是平平无奇的薪资水平,还是有增无减的学术压力,和为评职称而疲于奔命的现实。

 

如此又累又卷的高校,为什么一批又一批的博士生们还是趋之若鹜呢?

 

#3

 博士为什么热衷去高校

曾经华为“百万年薪招聘博士”的消息一度让网友们破大防,只恨当初没有寒窗苦读为自己镀金,这几年,很多企业也陆续以高价年薪向博士应届生伸出橄榄枝,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博士都想去高校任职。一位课题组大老师说,他以前的博士几乎都是去了高校,甚至很多C9毕业的博士宁肯去个一般的学校当“鸡头”也不做凤尾。

 

一项针对2015年至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调查报告显示,博士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就业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高达 45.55%。

 

 

 

这里面的缘由也并不难理解。

 

首先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博士毕业之后的选择其实比硕士要少得多,我们总是“乍一听”百万年薪招聘博士就迅速“上头”,但细想,这样条件的企业又有多少,这样的岗位又有多少?高薪不是随便哪个博士都能拿的。企业的很多岗位属于基础型岗位,几乎不需要博士,而高校以教书育人和科研学术为主,对博士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其次,正如大众赋予高校教师“高声望高名誉”的光环,一路埋头苦读、将青春留在学校的博士毕业生们对高校有感情、对学术有理想,毕业成为一名青椒,延续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延续科研圈资源,某种程度上也是博士群体的舒适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相比企业高校有着太多的“隐形”优势。

 

比如稳定,在这个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可能随时轰然倒塌的今天,高校几乎不会面临破产或者大面积裁员,并且还有一条明确的晋升路径,各种意义上来说都可谓是一颗定心丸。

 

比如收入,很多博士一入职都有一些一次性补贴,比如安家费、租房补贴等,对于刚毕业的学生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起步费用;另外学校鼓励老师们创业和兼职,横向课题和企业兼职可以说是青椒们很大一笔收入来源。

 

比如家庭,任职高校在落户和子女升学问题上给予了博士们很大的支持,并且由于工作时间自由以及每年三个月的寒暑假,极大地方便了青椒们照顾老人和孩子,平衡工作和生活。

 

 

所以即便又累又卷,还可能面临降薪的环境下,高校仍是博士们的心之所向。

 

只是如今,在各行各业都人才过剩、极力内卷的背景下,高校再也不是“躺平”和“坦途”的代名词,“人人都有机会”的时代已过,各项指标纷至沓来成为悬在每个青椒头上的一把剑,学术界在论文和职称上的“厮杀”并不比任何一个行业来得轻松。博士毕业何去何从,最终也只是在得失的衡量之间,看心里的天平向谁倾斜的问题。

 

如何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摆正心态、自洽自处,或许才是每一位完成身份转化的“准青椒”们需要认真思忖的人生课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