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附人物介绍)
2023-11-23 14:02:23 作者:DT新材料 来源:DT新材料 分享至:

 

 

获悉,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共133人当选。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873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978人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官网

 

其中中国科学院2023年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4.7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5岁,60岁(含)以下的占90%。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新当选院士共涉及43个一级学科,覆盖院士增选指南中学科的78.2%。院士队伍的学科分布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下附两院名单公告中涉及材料、能源、半导体等相关领域的院士部分简介,若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简介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冯志海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致力于航天防热复合材料技术和碳纤维国产化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 项、国防一等奖4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1 项;出版著(译)作2 部,发表科技论文21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 余项。

 

 

高雄厚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的研发工作。作为学术带头人,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化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成果18项,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收录13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6项,授权25项,其中80%以上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出的4大系列19个牌号的催化剂新产品,累计加工重油2亿吨,为我国清洁油品生产、重油高效转化、高附加值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了我国炼油催化剂的国际影响力。

 

 

韩恩厚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腐蚀机理、耐腐蚀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工程结构与装备腐蚀服役安全评价与寿命评估研究与应用。研发出多种腐蚀控制与服役安全评价技术,已在核电、飞机、管道、电网、船舶、汽车等多领域应用。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一、建立了飞机和油气长输管道的环境服役寿命与安全性评价方法。二、发展了用于重大工程结构的高性能防腐蚀系列技术。三、建设了极端高温高压水试验条件,提升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能力。

 

 

黄辉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含能材料及弹药工程领域相关研究,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高品质炸药、不敏感炸药研究,炸药精密成型,安全弹药技术与工程以及新型含能材料探索和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日平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亚稳材料制备与服役领域专家、燕山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超常规条件下的亚稳材料制备与服役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利用亚稳技术开发特殊性能金属材料方面成绩突出。其中提出了含亚稳相的材料设计新方法,发明了亚稳材料制备系列新技术,开发出十多种全新的特殊性能金属材料,解决了空间防护、飞行器传动机构等关键材料难题,并被广泛应用在航天、核工业、化工、钢铁等领域,

 

吕剑

中国兵器战略科学家、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研究员、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工领域中专用化学品的催化合成研究工作,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计划、国防重大专项、国家重大专项等20多项,在含氟化学品、含氮化学品、高能燃料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开发并形成了8类12个系列成套技术,均实现了转化和应用,解决了我国武器装备急需高能燃料、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迫切需要环保氟代烃合成技术的难题,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福成

华北理工大学校长

 

长期研究耐磨材料、贝氏体钢等领域;发明难焊高锰钢辙叉焊接用钢及焊接技术,解决了中国铁路发展中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实现中国高速、重载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技术跨越创造了条件;发明铁路辙叉用新型高锰钢冶金全流程技术,制造出洁净、致密、均质、纳米孪晶高锰钢,使辙叉服役稳定、长寿,为中国铁路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发明系列贝氏体新钢种及其冶金系统技术,解决了贝氏体相变周期长、性能不稳定以及超大尺寸轴承均质化的技术难题,推动了贝氏体钢应用技术的发展。

 

 

赵跃民

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研究,在炭干法分选和筛分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建立了潮湿细粒物料弹性筛分理论,开发了琴弦概率筛、新型弛张筛等筛分设备,并在我国煤矿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赵中伟

中南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为稀有金属冶金、相似元素分离、冶金过程强化、新能源金属的理论与工艺研究。科研团队以“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包括白钨矿分解新工艺、高浓度离子交换、共生钨钼分离及短流程深度除杂等整套关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我国难冶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问题,为我国钨资源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需求,为我国的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



杜时贵

矿山工程地质专家


矿山工程地质专家,在结构面抗剪强度领域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系统性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评)发现并定义了JRC三大现象(各质异性、各向异性、非均一性),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抗剪强度试验离散之谜 。(中国地质大学评)

 

 

胡石林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先后负责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5项、核能开发项目5项、预研项目5项,获部级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多项国家专利。2000年被评为首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青年学术带头人”,2009年先后被评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感动原子科学城”十大人物,2014年被评为“最美中核人”。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杨勇平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电站节能、电站空冷技术、分布式能源、太阳能热利用、CO2减排、IGCC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联合基金项目、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电力行业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简介



颜宁
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

 

自2007年10月回中国组建实验室以来,一直致力于结构生物学中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2014年,她率领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她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最近又利用最新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最大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截至2018年12月,颜宁先后在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自然》《科学》《细胞》发表学术论文22篇。

 

 

陈立东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立东研究员围绕热电材料与器件高性能化的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地开展了电热输运机理、可控制备与性能调控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多尺度微观结构设计引入电子与声子输运的选择性散射单元、实现电热输运协同调控和热电材料高性能化的学术思想。所开发的高性能热电材料与热电转换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热电致冷与温控、热能高效回收利用、空间科学等技术领域。

 

 

蒋成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一直从事磁致伸缩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和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基金和国家“973”课题等。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90余篇,SCI他引近1000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余次。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

 

 

张荣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党委党校校长

 

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器件和物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课题,在新型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方面,特别是在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与器件、硅基异质结构、纳米结构与器件、宽禁带半导体自旋电子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刘胜

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微电子学院副院长

 

刘胜教授是电子封装科学与技术领域杰出专家。他长期从事集成电路、LED 和微传感器封装及可靠性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

 

 

李殿中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主任。

 

主要从事大型铸锻件和高品质特殊钢关键材料成分优化和合金相控制研究,材料成形模拟和缺陷控制研究,金属凝固过程形核生长动力学模拟,钢在变形条件下组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以及金属液流动过程的实时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等。2016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大型铸锻件模拟仿真与工程应用”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在Acta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授权2项。

 

 

张荻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1985、1988年分别获日本大贩大学材料学硕土、博士学位,1988年迄今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一直以事金属基及构型化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系统解决了复合设计制备、形变加工、构效关系及构型化调控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理论指导实践 ,主要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探月等重大工程。

 


常俊标

郑州大学教授


常俊标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研究,30多年来围绕药物创新中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通过合成化学和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交叉与方法创新,进行药物研发工作。发明的国家 1.1 类创新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艾滋病和新冠肺炎适应症,并进入国家医保。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专项等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陈春英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陈春英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纳米蛋白冠的分析方法及其化学生物学效应、纳米材料生物体内行为的检测方法与机制、纳米佐剂与递送系统研究。创建了单细胞内纳米蛋白冠原位测量和成像方法;对纳米蛋白冠的组成、结构建立了分类分析方法,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重要分析方法和依据,被应用于疫苗纳米佐剂/载体领域,也被制定为多项国家标准。

 


彭慧胜

复旦大学教授


彭慧胜教授主要在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创制了多尺度螺旋复合纤维,揭示了电荷在高曲率纤维表界面快速分离与传输的机制,提出了纤维电子器件的设计思想,赋予纤维发电、储能等全新功能,提出了高分子纤维电子新方向。

 


卿凤翎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


卿凤翎长期致力于有机氟化学基础研究和新型有机氟材料研制。首次提出和实现“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和三氟甲硫基化反应”;分子设计和合成了全新分子结构的低凝固点高稳定陀螺仪悬浮液;攻克了耐低温氟醚橡胶的关键制备技术,研制出我国军民急需的多种耐低温氟醚橡胶。

 


唐智勇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唐智勇研究员期从事自组装功能纳米材料研究,提出了以纳米粒子为基元自组装构建超粒子,实现了超粒子光学活性的调控及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完成了组装基元精准制备,发展了纳米组装方法学,提出了超粒子光学活性调控策略,开拓了多级次超粒子在催化中的应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化学自组装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熊仁根

东南大学教授


熊仁根教授长期耕耘并专注在分子铁电体领域,提出了分子铁电体的化学设计原理——铁电化学,从铁电物理唯象理论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铁电化学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将分子铁电体的发现从盲目寻找变为合理的化学设计。铁电化学融合了化学设计、手性化学、氟化学等,有望发展成为和化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崭新学科。

 


叶国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叶国安研究员一直致力于锕系元化学与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研究,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燃料后处理工艺首席专家。1986年至今,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攻关任务,有力推动了我国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更新换代与自主发展,并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解决了锕系多元素分离难题,建成我国唯一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与“热”实验系统,取得重大效益;为我国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建立了先进工艺,并用于工厂建造、运行。

 


游书力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


游书力研究员首次提出了“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CADA)”概念,为手性合成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发展了系列新型手性配体,实现了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的高选择性不对称去芳构化、金属与有机串联催化和碳氢键直接官能团化等新反应,并成功地利用新反应完成多个天然产物全合成。发展的新配体、新反应和新概念,被50余个课题组应用于发展新催化体系和新反应方法;发展的手性亚磷酰胺配体及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已经实现了商品化,授权给多家试剂公司进行全球销售,并被包括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eringa在内的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应用,成为他们研究中的最优配体或催化剂。

 


郑南峰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郑南峰教授主要从事表界面配位化学研究,致力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金属纳米材料化学性能调控的本质。针对金属表界面化学研究的长期挑战,在发展金属表界面模型材料构筑新方法的基础上,破解典型金属-有机界面和金属-载体界面的分子层面结构,研究无机/有机配位小分子修饰通过形成定向界面电子转移和特异界面空间效应实现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和防腐性能精准控制的规律,并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高选择性催化和铜防腐新技术,部分催化剂已被工业应用于重要精细化工品的绿色生产,源头上实现污染物大幅减排;发展的铜抗氧化防腐表面配位原创方法正在形成可替代银浆的铜浆技术。

 

 

 

朱为宏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朱为宏教授主要从事光敏功能化学产品工程研究,围绕光敏化学产品功能化、高端化与稳定性强化新机制,建立D-A-π-A新模型提升稳定性新机制,构筑光控双稳态位阻型光敏产品新体系;基于化工过程的涡流强化,发展宏量、高稳定性光敏产品纳米化制备方法;基于内源手性光控的高端防伪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并实现薄膜传感、变色眼镜、变色玻璃等全产业链应用。

 

下附两院公告完整名单:

 

2023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2023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