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研人员角度看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
2021-11-10 14:16:37 作者:战略前沿技术 来源:战略前沿技术 分享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我国基础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亟需从投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打通关键堵点,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基础研究潜力,促进基础研究加速发展。本文以基础研究人员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近年来一系列与科研人员和基础研究相关的调查数据,从科研人员角度就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当前我国基础研究人员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研究人员缺乏充足稳定的经费保障,基础研究资源条件不足

基础研究人员普遍面临科研经费不足和缺乏稳定保障的问题。2020年科技工作者时间利用状况调查显示,25.6%的基础研究人员表示科研活动经费“不太充足”,20.6%表示经费“很紧张”,11.3%表示“完全没有”。基础研究经费不足,影响科研人员对特定研究方向的持续跟踪以及研究精力的充足投入。2019年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调查(以下简称基础研究人才调查)显示,83.5%的基础研究人员表示“获得科研经费资助比较困难”,74.9%表示“由于缺乏稳定经费支持,难以聚焦研究方向”,49.3%表示“由于缺乏稳定经费支持,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精力申请经费”。

(二)基础研究人员科研时间不足问题明显,非科研业务占用时间较多

我们的调研表明,不少基础研究人员表示自己的科研时间不够。科研人员时间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研时间被会议、学习、行政等事务挤占现象普遍。基础研究人才调查显示,68.9%的科研人员表示同意“会议、学习、行政等杂事过多,挤占了我的科研时间”的说法,其中24.1%的人表示非常同意。另一方面是科研管理占用时间过多。科研人员花费在项目申请、中期检查、结题等科研管理工作,以及经费报销上的时间较多。2017年北京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以下简称科技工作者调查)显示,在申报和承担财政支持的研究或开发项目过程中,59.3%的科研人员表示“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56.6%的科研人员表示“疲于应付经费审计”。2020年科研人员“激励与获得感”专题调查(以下简称激励调查)显示,67.2%的基础研究人员表示“各类人才计划申报评审占用科研人员时间过多”。

(三)基础研究人员动力不足,深入研究的意愿和积极性不强

我国科研人员缺乏从事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的意愿和动力,积极性不高。多数科研人员倾向于选择容易出成果、发论文的跟踪性、重复性、修补性和“短平快”的研究,不愿意从事耗时长、费精力、成果产出不确定的基础研究。科技工作者调查显示,37%的基础研究人员不想再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更愿意转向应用开发研究、创业或者其他行业。这种风气也波及到未来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据报道,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最受高考状元们欢迎的专业首先是计算机,其次是经管和金融类,数理化等基础类学科多年来一直遭受冷遇。

 

二、造成前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较低,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偏少

近年来我国重视基础研究投入,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504亿元,占R&D经费比重为6.16%,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15%左右的基础研究投入比重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由于前期基础薄弱,当前基础研究经费提升需求仍然强烈。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根据全国财政支出决算与基础研究经费统计数据测算,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中,中央财政投入占到9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而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偏少,可开拓的空间较大。

(二)过度竞争的资助机制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开展

一是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科技工作者调查显示,基础研究人员当前的研究经费来源主要是竞争性经费,68%的基础研究人员没有或只有很少由单位提供的基础研究经费。而国家五大科技计划项目中,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包括部分基础研究内容外,面向基础研究、明确支持自由探索的科研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是资助比率持续降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近年来经费总额虽然有所增加(从2014年的250.5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80.81亿元),但是项目申请数增加更快,获得资助率持续走低——面上项目从25.4%降至19%,青年项目从25.3%降至17.9%。三是项目资助额度偏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2019年面上项目平均资助额为58.58万元,青年项目为23.42万元,对于需要开展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等工作的基础研究项目,经费明显不足。科技工作者调查显示,15%的基础研究人员认为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欠缺,不能完成预定目标”,59%的基础研究人员认为“经费一般,基本能完成预定目标”。

(三)不合理的评价激励导向难以为科研人员自由探索提供持续动力

科技评价改革政策尚未真正落地,对科研人员、科研单位的考核评价仍然存在重视量化和短期绩效指标、考核周期短的现象,不利于激发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的动力,也使科研人员难以潜心研究。基础研究人才调查显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考核其人员的科研工作绩效时,最看重的指标仍是论文发表的期刊类别、数量,以及科研项目级别和科研经费数量;仅有41.6%的人表示其所在单位在职称评审中实行了代表作评价制度,13.5%的人表示在职称评审中能做到本研究方向的小同行评议;绝大部分单位的考核周期是一年一次甚至更短,两年及以上考评周期的不到两成(74.6%的人回答本单位考核是一年一次,7.7%的人回答说是半年一次或更频繁)。在强大的考评压力下,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不愿意、也不敢从事耗时长、不确定性高的基础研究尤其是自由探索研究,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研究项目和追逐热点,以期早出成果、快出成果。

(四)对基础研究人员的收入保障不足不利于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

基础研究人员总体薪酬收入水平偏低,且缺乏成果转化收益等其他收入渠道,国家对潜心研究的保障和激励明显不足,甘于坐冷板凳、踏实做研究的科学家预期回报收益小。科技工作者调查显示,在科研人员不愿意从事基础研究的原因中,48%的人认为基础研究人员收入低,排在所有原因中的第一位。

(五)浮躁浮夸的科研环境和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科研人员认为当前科研环境中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等问题比较突出。2020年中国科协有关学风的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中有38.2%的人认为当前学风浮躁浮夸,37.8%的人认为学术民主氛围不浓厚。一些媒体的浮夸炒作和片面、失实报道,促使一些科研人员迎合媒体,夸大、包装和急于抛出不成熟的科研成果并从中获益,加剧了科技界学风的浮躁浮夸,导致科研人员更难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同时,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也容易助长科研领域的浮躁浮夸现象。

 

三、相关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增加基础研究资源条件投入。继续保持基础研究的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做到稳中有升。积极鼓励引导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总结推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模式经验,鼓励更多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利用联合基金模式支持基础研究,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联合基金”模式。探索设立社会性质的科学研究基金会,接受吸纳企事业单位、社会名人和普通公众对科学事业的捐赠。探索企业和基础研究机构共同开展基础研究的新模式。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不能“一蹴而就”,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不能脱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水平,不能因为过度强调基础研究而挤占或削弱对其它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可以保持当前基础研究投入增长速度,在当前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比例已突破6%的基础上继续平稳提升。

二是优化基础研究资助机制,提高稳定性经费比例和对青年人的支持力度。增加基础研究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基础研究经费额度,尤其是不预先设定研究主题和方向的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额度。适当拉长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时限和周期,探索对优秀项目的连续资助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持续性经费支持,为潜心研究提供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增加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经费支持,提高青年申报项目的通过率。创新对冷门学科、非共识性项目的评审机制,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进一步落实和优化科技评价相关改革措施,拉长基础研究评价周期。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对基础研究推行长周期评价,人员评价周期可适度拉长至3~5年;探索对各类“奇才”“怪才”的新型评价机制,避免过于全面的评价指标,更多依靠“小同行评议”;改进同行评议,在高水平基础研究机构落实代表作评议、探索国际同行评议和双向匿名评议等。

四是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薪酬待遇,增加稳定性薪酬比例。科研人员对薪酬提升的预期相对理性,如激励调查显示,以最具创新能力的30~40岁青年科研人员为例,70%的该年龄段科研人员每年从单位得到的收入在20万元以内,与此同时,70%的该年龄段科研人员的预期满意收入在40万元以内。因此,应继续改革基础研究人员薪酬体系,在提高薪酬总体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薪酬比例,降低对竞争性收入的依赖。提高岗位性绩效工资比例,减少与短期绩效挂钩的工资比例,由财政保障基础研究人员薪酬总体水平和竞争力不低于其他同类岗位。保证青年科研人员能够获得相对体面的薪酬收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住房难题,让他们能够安心从事基础研究,不会轻易为了更高的薪酬而盲目更换工作,或产生较大心理落差。

五是不断优化科研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改善科研环境。将基础研究项目与其他科研项目进行区分,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项目的科研管理流程,减化程序,切实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减少在课题管理、经费使用上花费的时间精力,保障科研人员能够专心用于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同时加强对相关项目经费的监管,确保科研经费规范使用,减少由于考核周期延长而产生的经费使用风险。在学风和环境建设方面,更多发挥各级科协及学会组织的“科学共同体”自治和自我净化能力,完善治理机制,加强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教育培训和宣传,营造有利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