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详解: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
2021-02-08 14:35:52 作者:马臻 来源:中国研究生 分享至:

“你啥时候把你们课题组的下一篇论文投出去?”我关切地问妻子(她也是博导)。


她有些焦虑:“学生写的论文基本上是‘看图说话’,还缺讨论部分。”


我问:“学生急不急?会不会怪你没有投稿,耽误他毕业?”


她说:“着急也没用。论文不完善的话,投出去也不会中的。”


看来,论文“难产”了。那么,让人为难的讨论部分该怎么写?


ONE 关于讨论部分的基本常识


传统科研论文的写作遵循IMRD 格式,即一篇论文的主干分为四个部分,小标题分别为Introduction(引言)、Methods(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Results(实验结果或研究结果)和Discussion(讨论)。


国内有些学报强调用实验数据说话,不需要作者进行讨论。但在国外SCI 刊物发表论文,作者往往要在文中展开讨论。很多用英文写的短论文(快报、通讯)虽然没有列出上述四个小标题,但也包含了一段甚至数段讨论内容。


很多研究生写论文习惯于描述“这条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却给不出“神采飞扬”的讨论。审稿人读到这样的论文,就会想:即便得到这些数据,又怎样呢?这篇论文有什么重要性?一篇好的论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罗列数据,更要提炼出有深度、有启发性的东西。


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一般遵循“金字塔”结构——从对具体的研究结果的讨论,拓展到更加宽广的东西(即由小到大)。作者要做四件事:第一,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需要强调的要点;第二,把实验结果和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第三,提及这个研究工作的“言外之意”和潜在应用;第四,指出本文的局限性,表明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TWO 根据实验结果提炼要点,开展讨论


作者需静下心来思考:从论文中能提炼出哪些值得总结、分析的要点?比如,有人发现在制备氧化铈催化剂时掺入某种添加剂,可以提高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的性能。然而,这个发现是表观的。


作者还需研究:为什么加入这种添加剂能提高催化剂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的性能?加入这种添加剂,会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什么影响?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性能有何关联?催化剂的活性位是什么?使用这种催化剂时,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作者需要做大量实验,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整理好的数据放在实验结果部分,进行客观描述。


而在讨论部分,作者要根据实验结果,提炼、讨论相对“大”的东西——涉及机理的、提供基础科学认识的、对业内人士有启发的东西,而不是像“光谱图上某个峰的归属”等细枝末节。


拿上述例子来说,要点有三个:添加剂的促进作用之现象和原因、活性位的本质、反应机理。可以用三个小标题把针对这三个要点的讨论分隔开,让读者看到清晰的结构。


提炼出要点(即有了写作提纲)后,可以开展讨论。要有逻辑、有证据,而不能先把实验结果摘抄一遍,就直接跳到结论(即不能“以叙代论”)。比如讨论添加剂对催化剂产生促进作用的原因,你可以说“理论上讲,添加剂产生促进作用有几种原因”。


然后,你举出你在“实验结果”部分表明的实验数据,逐一排除几种原因,并针对剩下的那种原因,举出你的实验数据作为支持证据,还可以引用别人的实验报道作为支持证据。


讨论时,作者应分清:哪些证据是确凿的,哪些东西是不确定的。不要过多地、过于自信地讲述通过猜测、想象得到的东西,以免出现漏洞。


THREE 比较自己和别人研究结果的异同


科研论文撰写中,作者还要比较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的结果,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这能增加论文的学术性和“通透感”。这一步骤可以放在“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要点”之后(例如列出一张表,比较你的催化剂和文献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可以放在针对要点的讨论中,穿插进行。


比如,你用一种实验方法研究一种超导体,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审稿人可能不大相信你的发现,因为这是一个缺乏旁证的、反常的发现。


但如果你说文献中别人用别的实验方法(中子散射)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那么审稿人就更容易相信你的研究结果。如果那位使用中子散射的研究者碰巧审到你的稿子,他看到你说你的实验结果和他的实验结果吻合,那么他认可你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就更高。


如果你的实验结果和别人的实验结果不一致,也应如实陈述,并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不陈述、不讨论,那么审稿人读了论文后,也会把问题摆出来,让你“吃罚酒”。看到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别人的实验结果不一致,很可能你感到天都快塌下来了,但经过仔细对比、思考,你会看到一线“曙光”。


好比说,别人开展实验用的样品是单晶,而你用的是多晶,样品不一样,结果也会有区别;你做催化实验用的是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而别人用的气体里面还含有杂质,反应条件不一样,结果也会有区别。


仅仅用“样品不一样”“实验条件不一样”来打圆场还不够,作者还可以讨论:为什么样品、实验条件不一样会引起实验结果的区别?在哪种情况下测得的数据更符合实际?作者这样分析、讨论,论文就会更有深度。


FOUR 提及研究结果的“言外之意”和潜在应用


审稿人读稿时往往会有一些疑问:这个研究工作有什么“言外之意”和潜在应用?


所谓“言外之意”,就是根据作者论文的结论得出的可能的推论,这个推论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比如,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老鼠的肌肉有“生物钟”,能影响肌肉与一种能让肌肉细胞持续产能的蛋白质的交互作用,而习惯于夜间生活的老鼠在晚上锻炼最有效率。人体内也有这样的蛋白质,因此这个研究工作的“言外之意”就是习惯于白天活动、晚上睡觉的人类在白天锻炼最有效。


所谓潜在应用,就是作者的研究结果对别人、对科研、对行业、对社会有什么用。比如,有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制备一种纳米催化剂,且它的催化效果优于以传统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那么,这种新方法有望被推广应用于制备其他高性能催化剂。


作者可以简短、谨慎地点出“言外之意”并简要提及潜在应用,这将激发读者的兴趣,并使审稿人能更好地判断这篇论文的重要性。


FIVE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展望后续研究

 

很少有论文是无懈可击的。作者往往会出于种种原因而没能把研究工作做深、做透。还有的时候,实验结果和自己原本的预期有差距。比如原本以为手头的样品是高质量的,花了很多时间做实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之后才发现样品含有少量杂质。


因此,作者需简短指出自己研究工作的局限性。这能够提醒读者谨慎地看待本论文的结论,能向审稿人展示作者有自知之明,也起到“打补丁”的作用。


如果作者在讨论部分没有提到论文的弱点,那么审稿人就会找出弱点,给论文“差评”,或者让作者补做实验。而如果作者事先在论文的讨论部分“打补丁”,那么审稿人就大概率不会太苛刻了。需要提醒的是:“指出论文的局限性”并非把自己的论文贬得一钱不值。作者需要学会化消极为积极——将论文的局限性视为将来改进的契机。


比如:有人开发了一种金催化剂,并用它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但没有研究活性位的本质和催化反应机理,也没有证明这种催化剂能用于催化别的反应。


那么,作者可以在讨论部分的最后说:“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金催化剂,并证明它对于催化一氧化碳氧化的优异性能。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活性位的本质和反应机理提供了契机。在后续的研究中,值得使用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开发别的金催化剂,并探索这些新型金催化剂在环境催化、有机催化、能源化学中的应用。”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编辑希望你的论文发表后,别人能在你论文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这样,你的论文就会被引用,这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而如果你的论文写到最后“戛然而止”,没有表明开展后续研究的可能性,那么编辑接收你这篇论文的积极性就会打折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