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3-07-08 15:16:06 作者:本站整理来源:

       2012年9月1-2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对依托我校建设的“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中科院物理所沈保根院士及来自其他高校的共六位专家进行现场评估和指导。我校谢建新副校长,科研发展部王西涛部长、刘青副部长,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吴春京、副院长李晓刚、姜勇、李芊及实验室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现场评估。
 



“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现场

       专家组首先听取了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乔利杰教授关于实验室定位、5年情况总结和今后发展思路的报告、5项代表性研究成果报告,随后进行了质询、个别访谈和现场考察。
 
       专家组认为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氢促进局部腐蚀机理、铁电材料畴变与断裂的机理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在大气环境下的应力腐蚀、管线的安全评估与失效控制及环境适应性钢种开发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丰硕的技术成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多年来实验室一直注重科研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天宫一号、北斗卫星、大运载火箭等国防重点型号任务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为核电、高铁、深海探测等民生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理论和数据支撑。实验室定位准确,特色鲜明。

       专家组认为无论从实验室条件、研究方向、队伍建设还是依托单位支持等方面都较上一个评估期有更为显著的提升,研究实力进一步增强。

       专家组还将对依托其它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后给出最终的评估意见和评估结果。

关于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科技大学。环境断裂实验室经冶金部批准成立于1986年,1990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教育部开放实验室,1999年正式更名为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褚武扬教授,实验室主任为乔利杰教授。

       研究方向

       断裂和环境断裂(氢脆、应力腐蚀)的透射电镜的原位研究
       裂纹愈合规律及机理研究• 环境敏感断裂的规律及机理研究
       氢促进腐蚀和应力腐蚀的研究• 氢对薄膜材料及薄膜与基体材料间结合力影响
       薄膜、多层膜的制备与断裂行为的电镜原位观察
       脆性材料(金属间化合物、陶瓷、非晶及纳米材料)和延性材料(铜、铜合金、不锈钢、铝、铝合金、管线钢)的断裂性能研究• 界面偏析和界面断裂
       耐腐蚀、抗硫化氢应力腐蚀的高性能管线钢开发
       耐腐蚀、应力腐蚀的船板钢开发

       研究成

       “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承担了“金属材料断裂规律及机理的研究”、“若干腐蚀重大问题的研究”、“材料损伤断裂机理与宏微观力学理论”等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断裂”、“H、He对包壳辐照性能影响”等“863”课题,“材料的环境行为和失效机理”和“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两项“973”课题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项。此外,“环境断裂”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目前每人都承担1-2项面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这些课题,“环境断裂”实验室对环境断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8部,平均每人每年在SCI杂志和国内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3篇。该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具有创新性,在断裂的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1989年以来在科技部组织的历次实验室评估中均获得好评,并得到实验室运行补助费资助。

       “环境断裂”实验室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应力腐蚀机理研究基础上,通过合金设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与天津钢管公司合作,开发出了C90级抗硫化氢石油套管,填补了国内空白,完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其质量优于日本同级别的钢管,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当年生产1400吨并已下井投入使用,现已批量生产。为了保证铁轨不出现白点,轧好的钢坯都要进行缓冷除氢,效率低。攀钢准备对铁轨进行连续轧制、在线热处理。为此就不能再进行缓冷除氢。“环境断裂”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氢致开裂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氢在重轨钢中的行为研究,确定了安全生产的临界氢浓度,在炼钢时就可加以控制,从而可保证连续轧制、在线热处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经多年的研究,“环境断裂”实验室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1996,1998)、二等奖一项(1994)、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1997,1998)、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1997,1999)。

乔利杰教授简介

 



乔利杰教授

       乔利杰,1957年7月生,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2004),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履历

       1988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1991在德国核技术研究院进修,1993-1998在加拿大Calgary、Toronto、Alberta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1-2002.3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育部研究学者基金资助)、2003.12-2004.6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教授(香港求槎基金会资助)。

       任“环境断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氢脆及应力腐蚀专业委员会”主任、“Materials Letters”、“Journal of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自然科学进展》等7个杂志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研究

       主要从事材料腐蚀、氢脆和应力腐蚀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创性地研究了氢、应力和化学介质多因素对材料的非线性耦合作用以及氢对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实现了透射电镜(TEM)观察应力腐蚀(SCC)的微观过程。发现腐蚀过程能促进位错发射和运动,原因是腐蚀时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能产生一个附加拉应力,该附加应力促进局部塑性变形。发现环境产生附加应力是环境敏感断裂的先决条件,其大小与SCC敏感性相一致,可用来作为描述环境断裂敏感性新的表征参量,利用该参量可以快速、经济方便地评价SCC敏感性。在恒电场下的力-电耦合、电场-环境的耦合以及力-电-化学环境的耦合是新发现的耦合效应。该开创性的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Phys. Rev. Lett.审稿人认为“This is an extremely interesting article. It presents original new science and is timely and of wide interest”。

       科研

       主持完成了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863”、国家攻关和“973”项目。出版专著《应力腐蚀机理》(科学出版社,1993)和《断裂与环境断裂》(科学出版社,2000)2部,编写《材料的分形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和《Environment Sensitive Cracking and Corrosion Damage》(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Press, 2004)2部。在《Appl. Phys Lett》、《Acta Mater.》、《Corrosion Science》、《中国科学》、《金属学报》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SCI引用70次,EI收录15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二等奖(研究类)。

       本专题为中国腐蚀与防护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 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