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解读“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2019-12-17 15:14:21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腐蚀与防护之友》 分享至: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 2025》,加快推动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科技部特制定本规划。


基本原则

 

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坚持把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材料领域战略任务,坚持把加速赶超引领作为材料技术发展重点,坚持把材料科技进步惠及民生发展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材料领域发展强大动力,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材料产业壮大本质要求,坚持把全球视野作为材料科技发展重要导向。


坚持创新驱动与深化改革。坚持把创新摆在材料产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联盟以及各类新型研发组织和产业创新中心在协同、开放、创新中的作用,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 2025》,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材料重大科技项目,着力保障重点基础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材料的重大需求,提升我国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引领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前瞻部署策略,科学把握新技术的原创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和关键技术问题,实施材料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使材料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实施技术创新引导策略,着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切实加强我国材料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


加强我国材料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军工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技术、特种合金和稀土新材料等,满足我国重大工程与国防建设的材料需求。


重点发展海洋工程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玻璃与陶瓷等先进结构材料技术;高性能膜材料、智能 / 仿生 / 超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特种功能与智能材料技术;新型微电子 / 光电子 / 磁电子材料、印刷电子材料、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等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技术;以高通量设计/制备/表征为特征的材料基因组技术;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技术。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的形成,切实促进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材料产业发展。


大力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量大面广的基础性原材料技术提升,实现重点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优势产能合作,落实节能减排,实现我国材料产业由大变强。


加强材料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材料领域核心领军人才、研究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组成的材料人才体系及其评价机制,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着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的水平和比例,满足材料领域发展的需求。


目标与指标体系

 

围绕”十三五“材料领域发展的总目标,在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方面,着力解决重点基础材料产业面临的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通过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及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和国产化装备的重点突破,实现重点基础材料产品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绿色高效低碳生产。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完善基础材料产业链。


提升我国基础材料产业整体竞争力,满足”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为我国参与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竞争提供支撑,实现我国材料产业由大变强、材料技术由跟跑型向并行和领跑型转变。


新材料技术发展方面,将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全球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战略性电子材料技术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两大核心方向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两大重点方向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将着力解决先进结构材料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重点研究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海洋工程用关键结构材料、轻质高强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技术、3D 打印材料与粉末冶金技术、金属与陶瓷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和技术,实现我国高性能结构材料研究与应用的跨越发展。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将突破新型稀土功能材料、智能 / 仿生与超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先进能源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生态环境材料、重大装备与工程用特种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及产业化、应用集成关键技术和高效成套装备技术。


在变革性的材料及其绿色制造新技术方面,纳米材料技术将重点围绕传统纳米材料的提升和新型纳米材料的研发,着力解决纳米材料产业面临的重大共性问题,在核心纳米材料的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三个方面形成突破,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提升我国纳米产业国际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纳米材料产业由大变强、成为国际领跑者之一。材料基因工程将构建支撑我国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和协同创新发展的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合成与表征和专用数据库等三大示范平台,研发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高通量制备技术、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评价技术、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材料大数据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在能源材料等材料上开展验证性示范应用,验证研发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并实现突破。


在材料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以国家科研基地平台为依托,建设一批完善的新材料研发平台,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与团队通过平台、基地、联盟等形式开展合作协作,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和高技术转移转化能力。建设一支规模、结构、素质与实现本规划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材料人才队伍。


指标体系:初步建立我国自主的基础材料与新材料体系;建立材料领域的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全面覆盖我国产业应用的高性能结构与复合材料、特种功能与智能材料、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系列产品和应用技术,关键材料的自给率超过 80%;培育 8-1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材料模拟算法和计算软件,建立材料基因工程的计算平台、实验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发展系列高通量制备和表征的新方法和新装备,实现典型新材料的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


将我国重点基础材料高端产品平均占比提高 15%-20%,减少碳排放 5 亿吨 / 年。典型钢铁品种、高端有色金属材料的国内市场自给率超过 80%,钢铁与有色金属生产综合能效提高 10%,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产值率达到 60%;特种工程塑料等高端产品的自 给 率 5 年 内 从 30% 提 高 到 50%;实现轻工重点材料国产化率从 15% 提高 40%;化纤差别化率由 56% 提升至65%,产业用纺织纤维加工量由 23%增加到 30% 以上;建材新兴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建材总量的 16% 左右。


形成专利 3000 项,制定标准和规范 500 项,建成 500 条产业化示范线,在重点领域培养 15-20 个团结协作的全链条攻关人才团队;聚集 10-15 个从事前瞻性技术创新的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团队,形成研究和创新的人才梯队。培养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1000 名。


发展重点

 

”十三五“期间,材料领域将围绕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重点发展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材料人才队伍建设。


(一)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升级

 

着力解决基础材料产品同质化、低值化,环境负荷重、能源效率低、资源瓶颈制约等重大共性问题,突破基础材料的设计开发、制造流程、工艺优化及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等关键技术和国产化装备,开展先进生产示范。


1. 钢铁材料技术。高品质特殊钢,绿色化与智能化钢铁制造流程,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高性能交通与建筑用钢,面向苛刻服役环境的高性能能源用钢等。


2. 有色金属材料技术。大规格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高精度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新型稀有 / 稀贵金属材料,高品质粉末冶金难熔金属材料及硬质合金,有色 / 稀有 / 稀贵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等。


3. 纺织材料技术。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高品质功能纤维及纺织品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纺织材料制备与应用,生物基纺织材料关键技术,纺织材料高效生态染整技术与应用等。


4. 石油与化工材料技术。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清洁汽柴油生产关键技术,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及加工关键技术,合成橡胶高性能化关键技术,绿色高性能精细化学品关键技术,特种高端化工新材料等。


5. 轻工材料技术。基于造纸过程的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及纸基复合材料,塑料轻量化与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术,生态皮革关键材料及高效生产技术、绿色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技术,制笔新型环保材料等。


6. 建筑材料技术。特种功能水泥及绿色智能化制造,长寿命高性能混凝土,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先进陶瓷材料及精密陶瓷部件制造关键技术,环保节能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等。


(二)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

 

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为核心,以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为重点,推动跨界技术整合,抢占先进电子材料技术的制高点。


1.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照明技术。大尺寸、高质量第三代半导体衬底和薄膜材料外延生长调控规律,高效全光谱光源核心材料、器件和灯具全技术链绿色制造技术,超越照明和可见光通讯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高性能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模块设计、工艺技术及应用示范,核心装备制造技术等。


2. 新型显示技术。印刷显示器件与基础工艺集成技术,可溶性 OLED/量子点 /TFT 等印刷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高性能 / 低成本 / 长寿命红绿蓝激光材料与器件技术,激光显示集成技术及关键材料表征与评估技术等。


3. 大功率激光材料及激光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大尺寸 / 低损耗大功率激光晶体和光纤耦合技术,大功率光纤激光材料和器件,高性能非线性晶体材料,高功率光纤激光,短脉冲激光技术,大功率中红外和紫外激光技术等。


4. 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低维半导体异质结材料、半导体传感材料与器件、新型高密度存储与自旋耦合材料、高性能合金导电材料、微纳电子制造用新一代支撑材料、高性能电磁介质材料和无源电子元件关键材料、声表面波材料与器件技术等。


5. 前沿交叉电子材料。大面积二维电子功能材料、柔性电子材料、钙钛矿电子材料及上述材料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有机 / 无机集成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高性能微纳光电器件、自旋器件、隧穿晶体管及柔性可穿戴光电、逻辑器件。


(三)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

 

构建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和专用数据库三大平台,研发多层次跨尺度设计、高通量制备、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评价、材料大数据四大关键技术,实现新材料研发由传统的”经验指导实验“模式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新模式转变,在五类典型新材料的应用示范上取得突破,实现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一半、研发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标。


1. 构建三大平台。构建以高通量计算平台、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平台和专用数据库平台等三位一体的创新基础设施与相关技术。


2. 研发四大关键技术。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并发式计算方法与计算软件,高通量材料制备技术,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行为评价技术,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大数据技术。


3. 典型材料重点示范应用。在构建三大平台(示范平台)和突破四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计算(理论)/实验 / 数据库相互融合、协同创新的研发理念和模式,开展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和特种合金材料等验证性示范应用研究。


(四)纳米材料与器件

 

研发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纳米光电器件及集成系统、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药物、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环境材料、纳米安全与检测技术等,突破纳米材料宏量制备及器件加工的关键技术与标准,加强示范应用。


1. 石墨烯碳材料技术。单层薄层石墨烯粉体、高品质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工业制备技术,柔性电子器件大面积制备技术,石墨烯粉体高效分散、复合与应用技术,高催化活性纳米碳基材料与应用技术。


2. 信息电子纳米材料技术。纳米无线传感材料与器件,新型 MEMS 气敏传感材料与器件,可穿戴柔性及苛刻条件服役传感材料与器件等,新一代电子封装用高折射率高导电高导热高耐湿高耐紫外防老化等透明纳米复合材料。


3. 能量转换与存储纳米材料技术。


纳米结构控制与组装技术,有机 - 无机高效复合技术,高选择性高转化率纳米催化材料,高储能密度介电、热电、光伏、二次电池材料、低成本燃料电池催化剂、轻质高容量储氢储甲烷材料、柔性可编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等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


4.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纳米生物医药材料的结构、形貌可控制备技术,纳米生物医学检测诊断技术,纳米药物与药物智能控释及靶向技术,组织工程支架、纳米再生医学及植入体纳米表面改性技术,高端组织器官修复与替代制品,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安全评价及质量关键技术。


5. 传统产业提升与节能减排用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功能材料低成本绿色可控制备技术,纳米材料高效单分散与应用技术,新一代智能节能、防腐防污表面处理与性能控制的湿化学技术,纳米改性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


6. 纳米加工、制备、表征、安全评价、标准技术与装备。纳米尺度内的光电磁力热等物性测量的新的原理、方法、技术、装备和平台体系。环境中纳米材料演化行为,纳米材料与组织、器官、靶细胞、靶分子安全评估系统。纳米材料标准、纳米材料规模化稳定制备与加工新装备系统。


(五)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

 

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为核心,以轻质高强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 打印材料为重点,解决材料设计与结构调控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 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特种玻璃纤维、耐辐照型聚酰亚胺纤维、耐超高温陶瓷纤维、玄武岩纤维等,新型基体树脂、增强织物、纤维预浸料等,复合材料构件成型与应用。


2. 高温合金。超纯净冶炼、缺陷控制、组织调控、复杂及大型构件制备关键技术,变形和铸造高温合金一材多用技术,单晶高温合金和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特殊用途高温与耐蚀合金等。


3. 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端特种合金超高纯冶炼与精细组织调控的关键技术,超超临界电站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温长寿命低成本轴承合金,高端模具钢材料等。


4. 海洋工程用关键结构材料。超致密、高耐候、长寿命结构材料,海洋工程与装备用钛合金、高强耐蚀铝合金和铜合金、防腐抗渗高强度混凝土、防腐涂料等。


5. 轻质高强材料。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新原理与新技术,先进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高熵合金等轻质高强材料,新型轻质材料 /结构一体化、智能化、柔性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6.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高性能聚醚酮、聚酰亚胺、聚芳硫醚酮(砜)、聚碳酸酯和聚苯硫醚材料,耐高温聚乳酸、全生物基聚酯、氨基酸聚合物等新型生物基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胶等。


7.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隔热、耐磨、减磨、抗氧化、抗烧蚀、抗疲劳等涂层材料,零部件耐磨减磨技术、新型等离子喷涂 -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新型延寿表面科学与工程技术。


8. 3D 打印材料及先进粉末冶金技术。3D打印高温合金、特殊钢、钛合金、轻合金、高分子材料、结构陶瓷,粉末冶金精密零部件,特种粉末冶金近终成型技术及粉末梯度材料等新型粉末冶金材料。


9. 金属与陶瓷复合材料。先进铝基、钛基、铁基等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和氮化硼纤维及复合材料,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成本碳/陶复合材料等。


(六)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

 

以稀土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等战略新材料为重点,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以超导材料、智能 / 仿生 / 超材料、极端环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为突破口,抢占材料前沿制高点。


1. 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磁功能、光功能、吸波、催化、陶瓷等功能材料及器件,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高纯靶材及薄膜、功能助剂等材料及技术,高丰度稀土应用新技术。


2. 先进能源材料。高性能薄膜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关键材料及工程化技术,电池梯级利用与绿色回收技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先进超导线材、薄膜及器件批量制备,高性能热电和节电等材料及技术。


3. 高性能分离膜。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中高温气体分离净化膜、离子交换膜等材料及其规模化生产、工程化应用技术与成套装备,制膜原材料的国产化和膜组器技术。


4. 智能、仿生与超材料。高性能传感与驱动、气敏、铁性机敏、形状记忆、压电、巨磁致伸缩、热释电、液态金属等功能材料及技术,超浸润调控、离子通道能量转换等关键仿生材料及技术,高性能多功能超材料及技术。


5. 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用新材料及技术,高端医疗植介入器械的国产化原材料及制备关键技术,医学诊疗新材料及磁、光靶向生物材料。


6. 生态环境材料。材料生命周期绿色评价与生态设计,环境友好阻燃材料、净化材料,材料高质化、全生物降解碳中性等工程化技术与示范,失效电子与耐火材料等循环再造技术。


7. 重大装备与工程用特种功能材料。高速动车组用摩擦制动材料,重大海空装备用耐腐蚀自润滑复合材料,航空航天用压电材料及耐蚀和极端温度的含氟密封材料,超级计算机用高效热管理材料及电磁屏蔽材料,核电站非能动智能保护用温度感知高矫顽力磁性材料及组件,电磁弹射安全系统用新型电磁阻尼材料等。


(七)材料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机制与制度创新,加强材料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材料领域核心领军人才、研究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组成的材料人才体系及其评价机制,提升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满足材料领域发展的需求。


1. 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建设一支规模、结构、素质与实现本规划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材料人才队伍;培育出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 2 万人,其中包括高层次领军人才 1000 人。


2. 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和前沿科学技术,在重点领域培养 15-20 个团结协作的全链条攻关人才团队,聚集 10-15 个从事前瞻性技术创新的有活力的青年人才团队,形成研究和创新的人才梯队。


3. 大幅度提高企业人才素质。突出材料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向企业聚集,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到 2020年,材料企业技术工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提升到 58% 以上,大专以上人才占所有从业人员的比例提升到 22% 以上。


4. 逐步形成与材料领域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使用与管理新机制。通过机制与制度创新,推进材料领域教育、人才、劳动、分配等制度改革,营造适宜高层次人才成长与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5. 加强平台、基地、联盟的建设。


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与团队通过平台、基地、联盟等形式开展合作协作,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和高技术转移转化能力。在材料领域新建 5-10 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若干个重点新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20-30 个国家引导、地方主建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构件工程化基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