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 我国腐蚀与防护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张文奇、肖纪美
2019-09-19 11:11:59 作者:王元 来源:《腐蚀与防护之友》 分享至:

我国材料腐蚀与防护学科的老前辈张文奇教授、院长和肖纪美教授、院士。相信所有业界人士都不陌生,他们是我国杰出的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也是腐蚀与防护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们为中国冶金教育和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我国国防科技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生兢兢业业、甘为人梯,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与教育事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他们的故事,再次感受他们为梦前行的工匠精神。

 

张文奇——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立志教育救国 开启教学与科研报国生涯

张文奇,1915 年7 月10 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当小学教员的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他自小热爱读书,学习刻苦勤奋并成绩优异。1931 年初中毕业,考取焦作工学院预科班,他边工作边学习,由于成绩优秀获得了奖学金学生的资格,被破格录取为焦作工学院矿业工程系的本科生。

1935 年转考至北洋大学工学院,学习矿业工程。不久,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他和同学们一道走上街头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卖国行径和日本侵略军对中国的侵略。他深感到国家贫弱的原因在于实业落后,科学落后,于是立志教育救国。

1937 年6 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来江西钨矿工程处工作。为了支援抗战,他拖着身患疟疾的身驱,走遍了江西各矿区,发表了《江西钨矿概况》一文。同时,在工程处提倡和推广新法开采,使钨矿产量大幅度提高。

1940 年2 月,张文奇辗转来到昆明,应聘云南大学矿冶系副教授,开启了他长达50 年的教育生涯。1943 年8 月,昆明炼铜厂聘请他兼任该厂工程师,负责主持利用中国铝矿石进行炼铝的试验研究工作。两年后,他完成了全部的实验研究工作,制订出一整套利用中国铝矿炼铝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创举。

1945 年张文奇赴英国留学,在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和皇家矿冶学院进行高强度铝合金的强化理论和应力腐蚀机理的研究。他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研究工作,获得了帝国理工学院冶金学博士学位。

1948 年8 月,他回到了祖国,应聘于北洋大学,任冶金系教授。同年12月任国立唐山工程学院冶金系主任、教授,兼任唐山铁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49 年7 月,任唐山工程学院新校务委员会委员,在全体委员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阻止了反动势力策划将学校南迁蒋管区的企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张文奇被选为建国后第一任唐山市副市长,主管文教卫生工作,筹组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所(现中国铁道科学院),同时坚持唐山工程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 年1 月7 日,他成为建国以来唐山市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级知识分子。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张文奇被任命为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副院长,1979 年任院长。他从事冶金高等教育五十年间,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56 年被选为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64 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 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自1956 年起,他先后担任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组长、腐蚀学科组常务副组长。曾组织领导我国冶金科学和腐蚀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当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副事长(1955)、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1979 年)和理事长(1983)、国务院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加工学科评议组成员,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 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冶金卷》副主编,《金属腐蚀手册》和《金属防腐蚀手册》主编等职。

 
发展冶金教育 培养冶金工业科技人才
 
从1940 年应聘担任云南大学矿冶系副教授开始,张文奇先后任北洋大学教授,国立唐山工程学院教授、冶金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从事冶金教育长达50 年。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他共讲授了15 门课程,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冶金科技人才,培养博士8 人,硕士20 多人,其中获得国家突出贡献的博士称号2 人,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冶金领域。

20 世纪50 年代初,张文奇担任唐山市副市长,工作非常繁忙,他仍然坚持唐山工程学院冶金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回学校后,总是先处理一些系里的事情,然后回家备课,一直到深夜。

当时他承担着“有色金属冶金学”及“选非学”两门课。虽然这两门课他已教了多年。但是他每堂课都要重写教案与讲稿,他讲课内容丰富生动,逻辑性强,课堂教学效果很好,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在此期间,他编写出版了《非铁冶金学》一书,结合中国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状况,阐述了现代冶金技术,是一本密切结合中国国情的教科书。他在假期里总要亲自带学生到工厂实习。每次外出实习,总可以看到他穿着一身铁道员工的蓝制服,肩挎背包,手提行李,和学生一起走向唐山火车站,从车站步行到工厂。在他的言传身教的作风带动下,唐山工程学院冶金系的教师对教学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使系里师生间的感情非常融洽。

从1952 年起,张文奇陆续担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院长,在领导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努力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强调学生要学好基础理论、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发展潜力。他在主持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专业教学计划,组织管理教学工作和科研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倾注了毕生心血,为中国冶金教育的发展和北京钢铁学院这个中国的“钢铁摇篮”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文奇深入教育实践,认真总结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他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尤其是冶金高等教育工作的特点,从教育管理的角度,从认识规律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培养冶金领域的高级人才。他指出:“教育规律”

总的讲和认识规律是一致的,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但教育又有它的特殊性。要让学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必须处理好直接和间接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教学中即要重视实验、学习、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又需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特点,是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接受大量的知识,因此不可能全部重复所有的实践环节。“他还认为:”没有理论知识,学生将来到了工作中往往没有后劲,要做到事半功倍。“张文奇非常强调大学里的基础教育,认为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

在他的主持下,北京钢铁学院在60 年代初,就建立了基础课教学委员会,把有关专业的教授和基础课教师组织起来,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和研究。”文化大革命“后,他首先恢复了原来的基础部,增加学时,并注意抓教学质量的检查。

在拨乱反正中,他坚决执行中央关于保证教师六分之五时间用于本职工作的精神,为北京钢院教师业务水平的尽快恢复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建立德育教研室,开设德育课,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张文奇还非常重视对冶金企业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1955 年作为北京钢铁学院的副院长,他亲自担任由冶金企业领导组成的干部班的班长,给他们讲授”金相学“。在1956 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与蒋南翔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对冶金企业厂矿长和经理们进行科学化武装的报告,这一报告刊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这对当时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为其后的经常性的冶金领导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力以赴 发展我国腐蚀与防护学科

张文奇是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毕生的精力都在开拓与发展中国的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事业。1945 年张文奇赴英国深造,在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皇家矿冶学院进行科研工作。他主要研究高强度铝合金的强化理论和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是中国第一位系统从事材料腐蚀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

在二次大战中,航空工业得到讯速发展,作为飞机主要结构材料的铝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是一个涉及飞机寿命与安全的关键问题。张文奇在高强度铝合金的强化理论和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的研究获得重要的突破,研究成果为英国北方铝业公司所采用。他的研究成果——专著《强力铝合金及其抗蚀性能研究》分别在伦敦和国内出版。

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就投身于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事业。

他在北京钢铁学院组建腐蚀与防护专业,从事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科研工作,积极地培养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生。他在这一领域共培养了30 多名研究生,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研究材料腐蚀的博士,就是出在他的名下。在他的指导下,关于金属再钝化的研究,合金在混合气氛中高温腐蚀的研究,新型保护技术的研究,以及电化学腐蚀测试技术,特别是微区电化学测试技术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锈钢在热氯化物溶液中的钝化过程及动力学规律》、《交流阻抗的快速测量》

等学术论文几十篇,获得数项发明专利。

他参与制订国家腐蚀科学的十二年发展规划。在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初,他参与了国家科委腐蚀科学学科组的领导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担任了国家科委腐蚀科学学科组常务副组长职务,领导与参加了”1978—1985十年腐蚀学科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

在他和许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于1979 年在杭州成立,他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之后,他又连续地被选为第二届、第三届理事长。在他的主持下,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工作蒸蒸日上,成为国内学术团体中比较活跃和办得比较好的学会之一,在国际腐蚀科技界享有很好的声誉。

他非常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多次出访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波兰等东欧国家。”文化大革命“后,他先后率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代表团访问美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与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日本防蚀学会等团体建立了联系,为我国腐蚀与防护科技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他特别重视专业学科基础性研究工作,要求新设立的师生参与研究工作,培养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新专业成立后,他和肖纪美院士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和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联合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和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天津大学等单位联合向国家科委申请了两个重大科研项目。1981~1983 年的”恶性腐蚀事故机理的研究“,1987 年5 月~1990 年4 月的”金属腐蚀与防护若干机理研究“并分设了不同专题的二级课题9 个。这大大促进了整个腐蚀与防护学科大发展,同时通过研究项目的完成,也培养了北京科技大学(原名钢铁学院)两个系的腐蚀与防护师资队伍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培养了一支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一定创新性的师生队伍,也为教师有独立申请获得各种类型研究项目能力,为新专业的成长得益匪浅。

张文奇教授一生热爱科技事业,尤其对腐蚀与防护学科的发展更是不遗余力,当他了解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教若有好的项目可以给予经济支持时,他亲自向国家主管部门领导阐述腐蚀问题普遍性、严重性,以及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密切关系,恳切希望领导能够重视。他主动向国务院经贸部、国家科委、冶金部的有关领导反映,建议在北京钢铁学院成立腐蚀与防护中心。在他和肖纪美院士以及后来是该中心项目主任朱日彰教授的不懈努力下,经国家科委呈报经贸部同意,于1987 年7 月争取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批准与经费赞助,在北京钢铁学院成立了《北京腐蚀与防护科技培训与咨询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投入近100 万美元经费,中国政府投入人民币350 万元建造了3500 平米的腐蚀中心楼,购置了一批先进设备,选派中青教师去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修、培训,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华讲学。

中心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技术咨询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心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具备了服务于第三世界发展腐蚀与防护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在,腐蚀与防护已经发展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领域,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已经成为中国腐蚀与防护领域培养科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核心单位之一,也是国际上知名的腐蚀与防护中心之一。

(为纪念和缅怀张文奇先生对北京科技大学及中国腐蚀学科、冶金科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彪炳先生教书育人的道德风范,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同意为北京钢铁学院院长,我国著名冶金专家、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家、教育家张文奇先生设立半身铜像。由其生前好友和广大师生出资,由北京画院雕塑家王一林先生和夫人,北京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金廉绣共同创作,1995 年完成。铜像安放在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腐蚀与防护科技培训与咨询中心大楼一层大厅中。1995 年5 月张文奇先生诞生80 周年,逝世五周年之际举行了张文奇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北京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人物简介  

12324.jpg张文奇,1915 年7 月10 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县,我国著名的冶金学家、教育家。他是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创建了我国腐蚀与防护专业,组建了世界三大腐蚀中心之一的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组建了第一个该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中心。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第一至三届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冶金卷》副主编,国务院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加工学科评议组成员,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金属腐蚀手册》和《金属防腐蚀手册》主编等职。1931-1935 年,在焦作工学院矿业工程系学习;1935-1937 年,在北洋大学工学院,学习矿业工程;1937-1940 年,在江西钨矿工程处工作;1940-1945 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副教授,兼任昆明炼铜厂工程师;1945-1948 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皇家矿冶学院进行科研工作,获得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8-1952 年,先后任北洋大学教授、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冶金系主任;1950-1954 年,作为人民代表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唐山市副市长;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北洋大学矿冶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成为新 建立的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基础力量,张文奇教授也奉调到北京钢铁学院,任北京钢铁学院教 授、院长,兼中国矿业大学教授;1952-1990 年,历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顾问。1990 年5 月24 日,在北京逝世。
 
 
 

肖纪美院士——终生为士不为仕

 
谈到至今成立已40周年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不得不提北京科技大学的肖纪美院士。作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前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肖纪美为学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想当时,已经过了90 岁高龄的肖纪美院士,除了听力稍微有点下降以外,身体仍然健朗,走路不用拐杖。他依然眷恋着三尺讲台,还坚持为高校学子作讲座。只要有空,各个学校的邀请他都不会拒绝,只要求提供一个讲台,而不收取任何费用。在600 余场讲座中,肖先生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归纳为简单的规律,将”物“理外延到”人“理和”事“理,进而上升到”哲“理,达到”道理互通融“。
 
做教师,是肖先生最钟爱的事业。从1957 年回国至采访当时,肖先生已经在北科大工作了50 多年。
 
面对记者,肖先生更愿意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心得。他说,一生中众多的科研成果都是他与团队一起完成的,不能算一个人的成就,倒是在北科大开创8门课程,几乎独立地编写了28 本书,达860 万字,让他觉得有些自豪。肖先生乐于将自己的思考、学习方法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直到去世之前,他仍坚持通过讲座和出版著作等方式,以近90 年的人生阅历与智慧启迪着无数年轻学子。
 

凤凰城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肖纪美1920 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凤凰古城被誉为最美丽的小城,在湘西沱江的滋养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当地评论认为,凤凰城飞出了3 只金凤凰:当代文坛巨匠、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画坛怪杰黄永玉,还有中科院院士肖纪美。
 
肖纪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肖官麟曾任凤凰县的父母官,读得满腹经纶,写得一手好字。肖纪美跟随祖父生活,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加上当地教育、文化发达,家中迎来送往的多为祖父为官前教化过并尊重他的弟子,沈从文原名焕武,改名从文就是接受肖纪美祖父的建议。耳濡目染,肖纪美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最想从事的职业是”老师“。
 
据肖先生回忆,他小学时代的凤凰县城还没有书店,每隔4 个月,有书贩挑书在县城旅店展售,祖父每次都带他去选购,给他增添了不少课外读物。
 
若不是历史的原因,他的”前程“也许是另外一种样式。
 
1937 年抗战开始,肖纪美就读的学校停课一年,正上高中的他便与高小同学唐知白(共产党员)合办《大众呼声》刊物,从事抗战宣传。也就是在那时,肖纪美第一次听说有钢铁制造的无坚不摧的坦克,它的威力震撼了肖纪美。为了抗日救国、科学救国,肖纪美考大学选择了矿冶专业。
 
现在回想起来,肖先生觉得自己数学基础好,在长沙明德中学3 次数学比赛获第一,应该学理科,他说:”当看到日军的武器比我国的先进,就想学钢铁,研制新式武器,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工科。“1939 年,肖纪美以当地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
 
1943 年大学毕业,肖纪美做了一年半中学教师,后又在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二十八厂担任技术员,从事硅铁的生产和钨铁的研制。1947 年,他在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标准局任技士,从事外文翻译及工业标准引进工作。正是在这个对外窗口工作,使肖纪美窥见了外国先进工业技术,特别是冶金技术的先进。
 
他深感我国冶金技术落后,遂决心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于1948 年2 月踏上赴美留学之路,并于1950 年8 月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学位。1957 年,他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终于回到祖国。
 
此后,肖纪美以数十年来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卓越贡献,为自己在家乡赢得了”金凤凰“的美誉。
 

教学科研双丰

收在美国留学期间,肖纪美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只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准备学成之后马上回国。但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下令禁止留学生回国,无奈,他只有等待。
 
暂时回不去了,肖纪美就利用这段时光到美国工厂实践一下自己学到的知识,于是他在两家美国公司分别从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铬锰氮不锈耐热钢的相图、相变和力学性能方面的系统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7 年,肖纪美终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即将登上回国的万里征程。然而,美国政府官员还是不死心,他们先后3 次在肖先生归国途中劝说他别回国,许诺可以帮他找更好的工作,否则将扣留肖纪美在美国赚到的1 万美元。但是肖纪美归心似箭,不为所动,幽默地说:”那就把钱存在这里吧。“记者问肖先生:”您为什么要回来?“他回答:”很简单,我是中国人嘛!“肖纪美一心要用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他当时工作上面临多种选择,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清华大学等单位都邀请他去工作,但他还是想在冶金教育与研究上做些事情,还有一种回归母校的情怀(唐山交通大学冶金系当时已并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另外还有来自祖父的挥之不去的重要影响:受人尊敬的教育职业,成为他的首选。
 
就这样,肖先生从1957 年走进当年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大门,在金属物理专业的讲台上,讲了半个多世纪。”合金相与变相“、”金属物理“、”金属材料学“、”热力学“、”腐蚀金属学“等课程,都经他向学生娓娓道来。他不是一门课重复十几遍、几十遍地讲,而是在注重基本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知识和相关领域的新内容,使学生常听常新,启发不断。同时,肖先生还不停地开设有特色的新课程,1957 年他开设以性能为线索的”金属材料学“;1980 年,他开设”合金能量学“, 把经典热力学的知识外延,首次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合金的过程、结构和性能,而后应用热力学、统计物理、弹塑性力学、表面力学、固体物理等基础知识,根据合金的结构计算合金的能量,提出了过程的三原理和能量分析方法,使专业课具有新的内容和思路;1984 年,他开设了”材料学的方法论“。1952年以后,他受邀在全国26 省市共作了640 次报告,并在材料界的7 个学会担任职务。
 
回国后,肖先生一心用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一面从事工程结构件断裂的教学和研究,一面将断裂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工程和生产实际,开展对我国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铁道、建筑等工业部门工程构件的断裂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他在发展铬锰氮不锈耐热钢中,提出合金设计新方法,开创节镍不锈钢的研究;开展工程结构件断裂分析,发展断裂学科;在材料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研究中获得新成果;并带领课题组,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解决了一批工程中的断裂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乔利杰的硕士导师、博士导师都是肖先生,在他看来,肖先生在科研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在材料研发方面发明了Cr-Mn-N 不锈钢,在环境断裂方面创立了了”氯脆“和”断裂化学“学说。
 
1980 年,肖纪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 年改称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肖先生秉持”终生为士不为仕“的理念,一门心思做学问,曾婉辞了领导职务,却积极参加有关学会的工作。20 世纪60 年代初国家成立腐蚀领导小组,肖先生就是筹备成员,作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奠基人之一,学会成立时就担任副理事长,后任理事长。对我国的腐蚀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他还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理事、荣誉会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为”腐蚀与防护中心“建设尽心竭力

20 世纪60 年代初,国家科委成立腐蚀与防护学科组,1976 年10 月学科组成员重新组成(以学者专家为主体),肖先生是组员之一,他也是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奠基人之一。学会成立时就担任副理事长,后任理事长。学会成立初期,先后开办了三次总工程师学习班。多年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结了广大腐蚀科学技术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充分发扬民主,提倡学派间自由争辩,为繁荣发展我国的腐蚀科学技术事业,为科技战线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宣传腐蚀,肖先生和当时的北科大校长张文奇一起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立项资助,在中国建立一个腐蚀与防护培训中心。通过科技部的支持和冶金部的努力,最后联合国计划署批准了这个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成立腐蚀与防护培训中心。当时北京科技大学的校长张文奇也十分重视中心的建立,在他与肖纪美先生的带领下,通过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建设和完成该项目,并和腐蚀与防护培训中心共同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
 
肖纪美先生获奖无数,桃李遍天下,在学术界很有威望,但最令人折服的还是肖先生终身”为士不为仕“的学者风范。他认为人各有志,他的志向不是当官,而是能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总结一生的学习经验,这些都让他的学生、后辈敬佩不己。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凡是听过肖先生讲课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用示意图来说明某一领域、某一范畴与相关领域、相关范畴的关系,注意从系统的观点来阐明所讲述的内容,力图首先给听者一个明晰的概念。肖先生不但讲内容,也注意讲思路,生动活泼,不乏幽默感。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余宗森自肖先生回国后,曾作为肖先生的学生和助手与他在同一个教研室里工作,他认为自己从肖先生处受益匪浅,他说:”肖先生尽管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但对于每次讲课仍是一丝不苟、认真准备,身教重于言教。他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是一个榜样。“余宗森回忆,那时他经常不分昼夜地跑到肖先生家请示和商量工作,肖先生在当时教授宿舍的狭长斗室内,面对满墙的中外文书籍,埋头备课、写讲稿,夜间烟灰缸里布满了烟蒂,肖师母有时过来轻声询问,要不要再煮些咖啡,以备他”挑灯夜战“。
 
乔利杰1981 年报考肖先生研究生时,肖先生已是院士,却”比较平易近人,没有那种学术泰斗令人不敢接近的感觉。对一般办事人员特别客气,对领导反而常有批评之声“。 乔利杰介绍,”他经常要求,写文章要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副词和形容词。如果翻译一下,我想就是踏踏实实,不浮夸“。 如今想起来,乔利杰认为从先生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做科研要踏实、宽容。当年,尽管乔利杰研究生论文的结论和肖先生最初的设想和传统观点不符,但是肖先生仍在保留意见的情况下同意其毕业,并基于后来更多的研究同意学生的成果。
 
而在肖先生的二儿子肖瑞琪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刻苦工作,”他早上总是四五点钟起床,备课、写教材。他醒了以后怕打扰我们休息就跑到厕所里去看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厕所很脏很破,味道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待几个小时“。
 
在肖瑞琪看来,父亲对学生很负责。
 
他介绍说:”学生敲门说,‘肖先生,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他从来没有跟学生说过不行。每次学生来父亲就把门打开让大家进来。晚上也敲门不断,经常这边没走那边又来了。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回来找他讨论问题,他总是很高兴。“上世纪70 年代末,一些学生可以去国外学习,几十人来让肖先生写推荐信,他虽然工作要忙到很晚,但还要帮他们写,肖师母说这些事可以请别的老师帮忙,但先生说愿意尽自己的义务帮助学生们。
 
由于忙于工作,肖先生不做家务事,也很少直接管教儿子。但肖瑞琪说:”身教胜于言教。他不仅上班忙工作,回家也一直看书、做笔记,家里书摆得满满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榜样,我跟他接触不是很多,但我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好像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学习,就是要努力。这个榜样他为我们做得很好,我们很自然地会跟他一样。“如今,肖先生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的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在有关领域内有所作为。
 
”肖先生被称为冶金教育家,到目前为止已在各厂矿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了600 余场学术报告,尤其年届90高龄,仍然坚持给本科生、研究生进行系列讲座。在他80 周岁成为资深院士时,就宣布不再参加各种开幕式和鉴定会,但对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厂矿企业邀请的学术报告几乎有求必应,真正体现了一个学者的风范。“乔利杰说。
 
”少喜诗文,壮耕科技,老崇类比交叉。“肖先生这样归纳自己的人生。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肖先生尝试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演绎材料学中的问题,将材料科学中的研究方法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解读和总结,将自己的为学之道与教学科研实践的体会结合起来,肖先生出版了《材料学方法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初悟》等专著,满足了他的”少喜诗文“的愿望,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出版了3 本韵文集。
 
2009 年7 月,他的第28 本新著《学习学初悟》面世,给予了更多年轻学子受益的机会。
 

后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文奇、肖纪美先生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智慧和精力,为我国腐蚀与防护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感动于他们奉献精神的同时,更应传承和发扬他们的工匠精神,勇攀科学高峰,引领技术创新,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物简介  

yuekan_8_30_0.jpg肖纪美,生于1920 年12 月,湖南省凤凰县人。1943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48 年2 月赴美国留学,1950 年8 月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1957 年7 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 年10 月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先后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环境断裂开放实验室主任。
 
肖纪美先生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 年改称院士)。1991 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等多个国内学术组织的理事长及理事。1999年至2000 年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980 年至1995 年担任国际性学术刊物”冶金学报“(Acta Metallurgica)及”冶金快报“(Scripta Metallurgica)编委;1999 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授予”资深会员“称号。1996 年国家科委和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肖纪美先生一生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14 年4 月23 日,在北京逝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