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风土人情集锦
2014-10-01 00:00:00 作者:admin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分享至:
    妈祖--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
 
    海峡两岸人民血肉相连、语言相通,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相似。台湾的民间宗教大部分是从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一带传去的,如关帝圣君、观音菩萨、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妈祖娘娘等,其中妈祖的影响最深。
 
    海神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了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天妃姓林,名默,莆田人,五代闽国时都巡检林惟悫的第六女,生于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她生长在海边, 从小就会游泳,曾在风浪中奋不顾身救起父亲,找回兄长尸体,抢救遇险的渔民,还经常为老百姓行医看病。相传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升天为神。为了纪念她,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 进行祭祀。宋朝在妈祖的故乡建立庙宇的,还有港里、白湖、圣墩等地。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泉州,则在庆元年间(1131~1200年)建立天妃庙。南宋首都杭州市舶司侧,也建有顺济圣妃庙。沿海各地的渔民和航海者把妈祖奉为海上保护之神。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台湾香火最盛的妈祖庙是北港的朝天宫。它与莆田湄洲岛上的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并为我国天后宫的三大庙。它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神像是从湄洲祖庙请来的,是台湾妈祖庙的总庙。
 
    现在,海峡两岸人民已有一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最容易引起思想共鸣的还是宗教信仰。比如妈祖诞辰, 一些台湾同胞通过各种途径携带各种祭品来湄洲祖庙祭祀。有的在来湄洲之前, 受乡亲的委托,捧着北港天后宫的香火, 乘车绕全岛主要妈祖庙,进行“接香火仪式”,祈求海峡两岸亲人平安。
 
    (以上内容根据《中国建设报》张曦《妈祖--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修改整理。)
 
    海峡两岸的闽南话
 
    台湾地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除了台湾中部山地高山族居住区通行高山语和苗栗、新竹两县多数客家人说客家话外,闽南话占了绝对优势。一般人所说的“台湾话”“台语”,也称作“河洛话”、“福佬话”或“鹤佬话”,与厦门话极为接近,推估同源词比例为97%。在现代台湾社会,大概有60%的人口能操流利的台湾话,约有80%的人口能听解台湾话。闽南话可以说是台湾的主要方言。
 
    闽南话随着闽南移民渡台而传播到台湾
 
    闽南方言是随着历史上闽南移民东渡台湾而传播到台湾的,如今它已普遍通行于台湾大部分地区。
 
    从福建各地的一些族谱可以看出,早在宋元时期就陆续有闽南人移居台湾。如苏氏七世祖苏钦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 年)撰写的《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序》说:苏氏一族“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永春、尤溪、台湾,散居各处”。该序写于南宋初,而移民到台,自然会更早,且当时去台的移民也绝不止苏氏一家。元代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入台的闽南移民就更多。这从《永春帖山陈氏族谱》和《南安丰州陈氏族谱》等一些闽南族谱中即可见端倪。
 
    闽南人大规模迁移台湾始于明代。明天启四年(1624年),闽南发生大旱,颜思齐、郑芝龙招募泉州、龙溪、海澄等地数千人入台垦殖。他们大多数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主要是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促进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融合。
 
    16世纪,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活动。明天启四年(1624年)起, 西班牙、荷兰先后占领台湾北部与南部, 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往开垦台湾。到台的汉人大多是漳州人和泉州人。
 
    顺治十七年(1661年),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后,在台施行屯兵制, 分兵到全岛各地拓荒垦殖。郑成功的将士多是泉州人。因此,初期移往台湾的闽南人中,尤以泉州人居多。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为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因此,客家人入台较晚,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雍正之世, 禁令渐松,同治元年(1862年),钦差大臣沈葆桢赴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 为名,招徕垦野,解除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到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据《台湾在籍汉民族乡县别调查》表明:“当时全台湾中福建系人口计312万,占总人口的73.5%;其中以来自泉州府者为最多,占福建系总人口的54%;漳州府次之,占42%。”因此台湾闽南话有泉州音和漳州音之分。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流动,结果漳泉两腔混淆,除了宜兰、鹿港等少数地区保存较纯正的口音以外,其他各地多通用一种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相似厦门话的新闽南语。
 
    海峡两岸闽南话的共同点
 
    台湾学者丁邦新在《台湾语言源流》中说:“如果我们把台湾闽南话比作当年厦门开埠以后的厦门话,说它不漳不泉、亦漳亦泉、拥有几种方言的特点,实在是很确当的。”目前分布在台湾各地的闽南方言尽管存在着某些土音乡调的差异,但总的说来,内部还是相当一致的。台湾话具备闽南话的声韵调以及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特征,同厦门话大同小异。这是因为当年无论从泉州、漳州还是厦门迁来的移民,入台以后,只有极少数聚族而居、自为村落,多数是交错杂处,来往频繁, 经过长期的历史交汇,台湾各地的闽南话自然熔冶于一炉。台湾闽南话这一特点反映了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历史过程。
 
    闽台两地的闽南话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保留了许多古音古义。不少人发现,用闽南话吟唱唐诗宋词,更能读出其中韵味,那是因为闽南话保留许多古代读音。如: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节”、“发”按律诗格律,应是仄声,可在普通话里,这两个字读平声;用闽南话读,是入声,入声字是仄声。
 
    许多古代用词,在普通话里已经枯萎、消亡,闽台两地的闽南方言中仍在运用。如:
 
    “古意”,即厚道。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破病” , 即生病。《后汉书? 虞延传》: “ 有囚于家破病。”
 
    此外,海峡两岸的闽南话都把“吃”称为“食”, “锅”称为“鼎”,“人”称为“侬”,“大屋”称为“厝”, “小舍”称为“寮”,“筷子”称为“箸”等等,不一而足。
 
    在语法方面, 闽台两地都将“ 公鸡”、“母鸡”、“公猪”、“母猪”说成“鸡角”、“鸡母”、“猪哥”、“猪母”,语素的排列次序与普通话正好相反。这种被修饰成分在前,修饰限制成分在后的现象,正是远古汉语语序的留存。
 
    从海峡两岸所使用的闽南方言中,我们可以看到,闽台文化既从属于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又展示了自己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风貌,它是闽台人民共同的社会文化心态的生动写照,也是两地人民血肉相连亲密关系的有力证据。
 
    例如民俗文化的共同特点:
 
    婚姻生育--结婚前夕,新娘要“上头”,妊娠反应称“病囝”,孕妇临产月称“顺月”,产后一个月称“月内”。
 
    丧葬礼俗-- 人临终的时候, 要移至住屋正厅,并放置于用两条板凳和三块木板临时搭起的“木床”上,这叫“搬铺”、“困厅边”。丧家为死者送葬叫“出山”,于死者死亡之日起每七天一次的祭祀称“做旬”,一般要做到“七旬”。丧家延请僧道来祭祀称“做功德”。每年于死者死亡之日举行祭拜称“做忌”。人死后满一年,丧家为死者举行祭祀称“做对年”。
 
    方言俗语的相同说法:
 
    民间习俗--“末冬节就搓圆”(迫不及待),“冬节”就是冬至,闽台两地都有冬至搓汤圆的习俗。“一年补霜降,较好规年补趟趟”,闽台民间习俗在农历节气“霜降”这一天,人们通常要进食补品。规年,一整年。趟趟(tangtang),一年到头。
 
    生活习俗--“紧炊无好 ”(欲速不达)、“破柴看柴痕”(因势利导)、“恿猪上灶,恿囝不孝”(不能溺爱孩子)等一类俗语,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经验和体会对现实生活的讽诫,启发人们吸取经验教训。
 
    由上可见,闽台闽南方言在语言诸要素上的许多特点既体现出闽台地方性共同文化之源,又显示了其统一的中华历史文化之根。
 
    (以上内容根据高忠洲《海峡两岸的闽南话》修改整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