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腐蚀与防护领域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现决定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腐蚀与防护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各专业委员会、单位会员等推荐,专家审议通过,现授予熊建波等8位同志2022年腐蚀与防护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2年“腐蚀与防护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腐蚀与防护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深入挖掘一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持科技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1: 关于开展2022年“腐蚀与防护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

2022年“腐蚀与防护最美科技工作者”风采聚焦

姓名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推荐单位
熊建波 1979.11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团体会员
李毅 1973.05 白银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 教授/理事长 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
曾荣昌 1964.05 山东科技大学 教授 医用金属材料腐蚀控制专业委员会
岩雨 1980.06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 主任 医用金属材料腐蚀控制专业委员会
许静 1986.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副教授 磨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
包振宇 1988.05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 专业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申荐 1987.05 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 高级工程师 石油化工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付安庆 1981.10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安全专业委员会

熊建波

熊建波,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熊建波同志现任交通运输部海洋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行业野外观测研究基地主任、交通运输部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交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自2000年毕业以来,秉承为国家基础建设添砖加瓦的信念,在我国水运工程建筑材料与结构耐久性领域,二十载如一日,以工匠精神锻造科技品质,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达30多项,多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者国内领先水平,取得的成果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作为主编人员参与了《既有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GB/T 51355-2019)、《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JTS 153-2015)、《水运工程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JTS 304-2019)等9部国家及行业标准编写,主编《水运工程结构防腐施工规范》(JTS/T 209-2020)、《港口水工建筑物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等三部行业标准。

近年来,获得了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获授权国家专利共计56部;获省部级施工工法5项,国家级工法2项;参编出版专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79篇;完成包含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港珠澳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浙江北向大通道、肯尼亚蒙内铁路、加纳特马集装箱码头、马来西亚东部铁路等大型项目技术服务90多项。

获得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奖”优秀青年人才、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殊荣;“熊建波创新工作室”获评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组专家等,在腐蚀与防护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为我国海洋环境基础设施结构耐久性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毅

李毅,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甘肃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

李毅同志积极深入实施甘肃省“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功开发出多项防腐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他主持研发的IPN新型聚合物防腐材料,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环保部、商务部、质监总局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安全环保型石油储罐长效防护涂层的设计及应用》科技成果获201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含铜多金属二次物料清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获201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强酸矿岩环境下抗腐蚀支护及分段崩落法优化开采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获2019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湿法炼锌过程伴生稀有金属钴的高值化回收应用技术》获2020年获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被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四部委联合表彰授予“全国科技标兵”荣誉称号;甘肃省科协多次评为“全省科协系统先进个人”和“甘肃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0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聘任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2022年被甘肃省政府国资委全国公开选聘为省属企业外部董事。

曾获得中国防腐保温行业网专家、甘肃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甘肃省首批省级科技特派员、甘肃省住建厅、建设工程评标专家、甘肃省发改委综合评标专家、白银市化工防腐蚀行业首席专家和标准化专家等专家称号。担任兰州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南昌航空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等学术兼职。

曾荣昌

曾荣昌,山东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学术贡献及荣誉获奖: 博士生导师、第12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课题组2020年全球镁合金发文机构排名第18位;在材料、化学、生物医学交叉领域颇有建树:发现了镁合金新的腐蚀形态,开创了医用镁合金生物小分子腐蚀及其诱导活性涂层研究方向。

负责的山东科技大学首批科研创新团队验收获评优秀(2020);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省部级(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多项;发表期刊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70多篇、SCI被引7000多次,H因子48;2018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三高”期刊和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近30篇,期刊优秀论文20多篇,F5000论文3篇(2018);在科学网发表“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系列博文54篇,点击量超过20万次,被中南大学矿冶园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新媒体转载。”被选载“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网站首页专家观点栏目头条及中国腐蚀与防护网专题新闻。

合作撰写著作和教材9部;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7项,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位,2018)、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位,2013)、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首位,2012)、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首位,2011)。获评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成立30周年防腐蚀业特殊贡献人物(201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7)、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四十年贡献奖优秀科研团队(2019,负责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第二届全国创先争优奖”候选人(2020)、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创刊30周年突出贡献奖(2021)。

岩雨

岩雨,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

岩雨目前担任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主任。200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同年前往英国继续深造,师从英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Anne Neville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后,继续进行了博士后和学术研究员的工作,2010年向Neville教授递交了辞呈,准备回国任教。Neville教授语重心长的挽留岩雨,并且涨了一级工资,她说,回到中国,是学术自杀。岩雨非常诧异,因为对于一个学术水平非常高的英国教授,依然觉得中国的科研环境不能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持,岩雨更觉得回国是正确的,岩雨要证明回国并不是砍断自己的学术生命,而是有广阔的天地,会大有作为。

2006年岩雨获得了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评选的优秀留学生奖,奖金为5000美元,在那个时候,这是一笔巨款,但是更重要的是对我的一种激励,要报效祖国。至今我已经回国12年了,我感谢导师将我领进腐蚀这个神秘的领域,这些年里,我利用自己的专长,解决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上天后热循环系统材料相容性问题;解决了长征系列火箭在地面长期贮存的问题;解决了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失败的溯源问题,让北斗卫星只比预期晚了1个月完成全部上天组网;在建国70周年阅兵准备期间,排除了装甲部队突发事件,让我国自主研发的装甲车气势昂扬的驶过天安门广场,接收检阅。2019年,中央电视台CCTV-7军事频道来到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专门录制了实验室在钛合金力学和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许静

许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

参加工作至今,许静同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务实,主要围绕液体输运、减阻降耗、润滑减磨、泵阀可靠性及稳定性运行方面主持横纵向项目 20 余项,深入研究并成功将成果应用于关键 基础件泵阀领域性能提升上,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三个方 面勤勤恳恳,获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等人才资助,主要事迹 如下(以面向经济主战场所做的工作最为突出):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基础研究:系统总结功能表面形貌构造、界面改性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联,创新性提出激光加工中存在的能量残余现象及其对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液滴 Wenzel-Cassie 润湿间状态的转换及对输运特性的影响。通过外界强迫振动能驱动液滴横向运输, 首次建立强迫振动驱动液滴迁移位移模型,用以预测其在固体表面运动迁移的完整轨迹。创新性 的理论计算弹性波的散射和动应力集中现象,研究振动基液滴动态润湿性和弹性波散射的关系。 建立强迫振动倾斜液滴运动演变理论模型,首次提出“涡垫效应”和“涡轮效应”是造成液滴运动速 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本质上揭示振动液滴在织构表面的输运机制,为消除液体输运粘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腐蚀防护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SCI 一区,TOP 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 一区,TOP 期刊)、Nanotechnology(SCI 二区 ,TOP 期刊)等发表了学术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 1 部。

(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关键技术:织构化功能表面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在电磁换向阀中,将新型换向阀成功搭载于 NORC2018-04 台湾海峡航次,完成海洋原位落地实验,直接验证了涉海 极度复杂工况下,所研制阀门应用的可行性;与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舰艇用汽轮机 错油门性能提升研究,成功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基于织构“形貌”与错油门“性能”形性协同调控, 研究错油门可控输运与响应增强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的提升了舰艇汽轮机错油门 的响应特性。应用在高端装备刀具加工领域,降低 5%的负载,取得减能增益效果;应用在弹性 体凸轮转子泵,其真空性、固体通过能力、密封性和可靠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有 颗粒、纤维、腐蚀、气液混合等恶劣工况介质输送,耐蚀减磨效果明显改善。主持完成舰艇高效 低噪特种泵关键技术研发,产品目前各类军用舰艇的排污系统稳定运行。

包振宇

包振宇,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

主要从事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先后承担了加工高酸、高含氯等劣质原油,高含硫天然气净化为代表的成套防腐蚀技术开发,承担了生产企业大量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为国内炼化企业设备防腐蚀技术进步、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近五年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2021年)、洛阳技术研发中心“优秀员工”(2021年),洛阳技术研发中心“青年标兵”(2018年)。发表技术论文9篇(SCI期刊5篇、核心期刊2篇),授权发明专利2件。2016年起,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加氢高压换热器腐蚀泄漏预警预测技术”的研究,利用腐蚀模拟、腐蚀评价等手段提出了减缓加氢高换腐蚀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在某炼化企业加氢装置上实现成功应用,该防腐蚀技术同比可净增效益766万元/年以上。2017年起,负责“高酸性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与控制技术开发”,通过腐蚀流程研究、材料耐蚀性评价、腐蚀回路建立等方式,确保某天然气净化装置实现“三年一修”,整体腐蚀速率控制在0.05mm/a以下,节约成本2733万元/年。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6项、技术服务2项。其中,承担“炼油装置工艺防腐现状调查及控制措施研究”,已完成2家炼化企业21套装置的工艺防腐计算和现场调研,完成《中国石化炼油工艺防腐蚀管理办法》的修订;参编《炼化装置腐蚀风险控制》荣获中国石化出版社“2021年度好书”称号;完成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4年来腐蚀问题统计分析、腐蚀流程研究、腐蚀控制回路建立、腐蚀评价试验结果总结并提出推荐选材;此外,参与完成中国石化炼化设备腐蚀管理系统开发及部署应用,指导完成4套装置、568台设备、1621条管道的信息录入,绘制43页腐蚀流程图、建立12项腐蚀回路,保障系统顺利部署。

申荐

申荐,中石化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机动工程科冷换及设备防腐管理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

申荐,男,34岁,中共党员,目前是胜利炼油厂机动工程科静设备专业工程师。2018年1月从联合装置车间借调至机动工程科工作。三年多的时间,他成长迅速,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工作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申荐同志的人事关系调入机动工程科后,当年即获得了绩效考评A的成绩,得到了机动工程科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自申荐同志到机动工程科工作以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先后解决了多个设备难题。2019年3月,连续重整大型板式换热器E201内漏,影响产品质量,装置被迫停工。他积极与设备厂家、检修单位对接修复方案,克服了检修空间小,焊接难度大等困难,历经4天3夜的连续奋战,顺利完成了大型板壳式换热器的快速找漏和堵漏维修工作。到机动工程科工作后,他先后参与了多次炼油厂装置大检修,都圆满的完成了检修任务。尤其是2020年秋季装置大检修,全厂有8台高压螺纹锁紧环拆检,16台高压空冷管束更换,参检换热设备共700余台,检修任务繁重。作为冷换管理专工,他严格按照《胜利炼油厂高压换热器检修规程》审核施工方案,敲定关键时间节点,并在检修期间多次召集施工单位在装置现场进行方案对接,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厂的冷换检修任务,同年获得了检修之星称号。

付安庆

付安庆,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依托国家、集团和油气田科研项目,以“油气田现场工程难题”为导向,开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为践行习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除做好实验室研究外,先后深入塔里木、长庆、新疆等油气田现场工作超800 天,解决油气田工程中的腐蚀防护难题。

1、自研了世界上首套集环境、载荷、结构于一体的全尺寸石油管高温高压应力腐蚀实验系统,建立了油气井管柱“小尺寸筛选-全尺寸适用性评价-现场试验段验证”的多尺度腐蚀评价技术体系,有力保障了塔里木、长庆、大庆等重点油气田安全开发和生产。

2、带领团队立足“腐蚀机理研究”,重点开展“腐蚀防护技术”攻关,建立了油气田“缓蚀剂”、“复合管”、“涂镀层”防腐技术产业化团队。

3、负责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专题:石油天然气行业腐蚀与防护调查研究,建立了石油天然气工业全生命周期腐蚀成本评估方法。

4、牵头组建石油天然气行业腐蚀与防护平台,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